2021-10-22 16:59
10月22日,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双向开放与金融合作”平行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申兵透露了下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需要做好的几件事,其中就包括,完善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保持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渠道畅通,在符合境内和境外监管制度的前提下 ,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境外上市地,实现融资发展。
近年来,证监会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相继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措施、新政策,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加快推进、成果显著。
在行业开放方面,全面放开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公司股比和业务范围以来,外资的参与热情高涨,在华投资展业活动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已经有8家外商控股的证券公司、3家外商独资的基金管理公司、1家外商独资的期货公司相继获准设立,有的已经开始开展业务。
在市场开放方面,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的各种机制持续拓展和深化,外资参与A股市场的渠道和工具日益丰富,外资保持稳步流入A股的总体态势。今年1月到9月,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等渠道累计流入资金1900亿元。截至9月末,外资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达到3.5万亿元,占流通市值的比重约4.8%。
在期货市场方面,在岸和离岸产品发展、市场开放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正在逐步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2021年,我国又向境外交易者开放了原油、棕榈油期权交易,商品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增加到9个。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各类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强劲,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和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市场层次和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市场生态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这些都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提供了重要基础和良好机遇。”申兵说,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除了开放程度的差异外,更重要的是制度供给相对不足,国际投资者在配置中国资产时还经常感到便利程度不够,本地制度规则与国际最佳实践还不够接轨,制度完备性、透明度、可预期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他直言,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重大演变和重构,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严峻,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影响市场平稳运行的外部因素也更为多元,违法违规行为更加隐蔽,风险跨境跨市场传播的途径增多,“这些开放与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必须从完善制度着手,通过更高水平的开放和发展来解决”。
“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既要求我们抓住机遇,稳中求进,健全适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制度体系,助力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要求保持定力,尊重规律,坚持开放与合作、开放与安全并重,完善跨境监管执法合作体系,增强开放环境下的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为实现高水平开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监管保障。”申兵说,下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
一是以推进注册制改革为抓手,持续加强资本市场自身制度建设和生态完善,全面提升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夯实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市场基础;
二是优化和拓展互联互通跨境投资渠道,持续丰富跨境投资的产品供给和配套制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全面提升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便利程度;
三是完善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保持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渠道畅通,在符合境内和境外监管制度的前提下 ,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境外上市地,实现融资发展;
四是加强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按照体现相互尊重、保持有效沟通、符合国际惯例的原则,会同有关境外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中概股和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共同为资本市场的开放发展构建良好的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
五是按照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的要求,加强与境内境外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健全和完善跨境资本和风险监测与防范机制,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是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各方沟通协作,努力形成监管合力,提升制度规则的完备性、透明度、可预期性,持续巩固和完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投资环境。
“展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迈入更加开放包容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期待与境内外监管机构以及市场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凝心聚力,共同担当促进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共同构建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新格局,共同分享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丰厚红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