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银杏何以几千年不倒?中国十大最美银杏观赏地看这里
北京日报 | 记者 张品秋

2021-10-22 17:01 语音播报

热点

在金灿灿的银杏叶雨中,北京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被誉为生物界活化石。作为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犹如一张名片,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

记录地球历史

在恐龙时代,地球上到处是高大的裸子植物。

银杏是当之无愧的生物界活化石,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现有的化石证据显示,银杏等早期裸子植物至少在2.7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不过那时的银杏是银杏目的近缘祖先种,只能称作银杏类植物,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银杏树。在银杏类植物的全盛时期,除了南极洲和赤道附近,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部分大陆地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我们今天看到的银杏树是中生代银杏类植物中遗留下来的唯一生存种。我国科研工作者发现,现生银杏属落叶乔木,雌雄异株,长枝上的叶片深裂成二瓣,整个叶片成扇形。银杏适于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适宜的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在5到6之间。银杏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初期生长较慢,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果,千年银杏仍能正常结果。

银杏在19世纪末以前曾被放在红豆杉科,自从日本学者平濑作五郎发现了银杏的游动精子之后,才把银杏从红豆杉科中分出来,成立一个独立的新科——银杏科,属于银杏目。在当代,银杏已经成为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植物之一,因为它有许多原始和进化的特征。银杏记录了地球亿万年的变化史,经受住了巨大的气候变化和海陆变迁的严峻考验。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早已不复存在,而银杏依然茁壮生长在今日的地球上,默默讲述着沧海桑田、岁月轮回的大自然故事。


银杏因果实形状似杏、果皮发白而得名。

永葆青春的秘密

科学家发现,银杏之所以能逃过被子植物“围剿”、严寒气候等灭顶之灾,一方面与局部地理位置的幸存者效应有关,另一方面也跟银杏超强的抗性有关。植物抗性是指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银杏的抗性有多强呢?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枚当量1.25万吨的原子弹。爆炸瞬间,广岛一片火海,灼浪冲天,爆炸中心500米之内的温度高达3000℃至4000℃,大量生物被毁灭。即便在10公里外,人们仍能感到灼热的气浪。当时,核爆中心的花草树木几乎全部灰飞烟灭,然而6株广岛树木“移民”——银杏却打破了死亡定律。其中一株200多年的雄性银杏树,虽被原子弹冲击波摧毁了大部分枝条,但第二年春天依然萌发新枝,吐露新芽,重新恢复生机,成为众多树木中抗核爆能力最强者。

这主要是因为银杏体内抵抗逆境、病虫害和病菌的R基因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物种。大量的R基因让银杏体内积累了具有特殊保护功能的代谢物,比如细胞壁形成所需要的木质素、抗自由基和抗氧化的黄酮类化合物、抗菌的芪类化合物等,从而大大增强了树体的抗性。因此银杏能抵抗各种极端环境,顽强地生存下来。此外,持续合成木质素等物质增加了树干的密度和强度,对不断增大的树体起到支持作用。这就好比一个身强体壮的人,风寒暑湿燥热和各种细菌病毒都对他无可奈何,即便生病了也能很快自愈。

让一株银杏屹立几千年不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银杏树干形成层干细胞几乎不进入衰老阶段。干细胞可以说是制造多细胞生物体的“祖”细胞,植物和动物都依赖它的不断分裂增殖延续生物活性。研究人员发现,600多年树龄的银杏古树尽管干细胞分裂变慢了,但并没有老化迹象,其干细胞仍在持续不断裂变。这些古树干细胞中,所有跟老化相关的生理和分子指标都与2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没有显著差别。干细胞持续不断的增殖能力,是银杏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银杏的干细胞分裂速度较慢,因此银杏树生长缓慢,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能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大约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银杏树又被称为公孙树,意思是爷爷辈栽下树,到了孙子辈才能吃到果。

秀才临考吃白果

白果又称灵眼、佛指甲、公孙果等,是银杏树的种子。它的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果肉,中间是色白而坚硬的壳,壳中是杏黄色的核仁。

白果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它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分析表明,每100克鲜白果中含蛋白质13.2克、碳水化合物72.6克、脂肪1.3克,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硒、钾、镁等多种矿物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关于白果的药用价值及作用,历代药食书籍都有记载。白果能敛肺气,定喘嗽,治哮喘、痰嗽等症。《本草再新》说其“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本草便读》记载其“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滇南本草》记有验方:“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浊、冷淋;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又敷无名肿毒。”而白果“缩小便”的功效,早就被古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众多秀才们所利用,他们常常带些炒熟的白果在临考前吃几粒,以免尿频在考场上误事。如《品汇精要》记载“煨熟食之,止小便频数”。

我国食用白果历史悠久。宋代诗人杨万里对烤白果就有精彩的描述:“深灰残火略相遭,小苦微甜韵更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该诗通俗而又形象地把食白果的惬意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白果食用时去壳,拣净杂质,生用,或蒸、煮熟以后用。熟食用以佐膳、煮粥、煲汤或作夏季清凉饮料等。去皮后的白果仁还可作烧鸡、烧鸭或者烧肉、扣碗蹄髈等菜肴的拌料。冬瓜白果老鸭汤或白果银耳莲子羹都是深秋时节不错的家常菜。

我国食用白果历史悠久。

白果虽好,但多食却会引起中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载:“熟食小苦微甘,性温,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胀。”《三元延寿书》记载了一件事:荒年饥荒,村民就以白果代饭饱食,次日皆死。由此足见,食白果中毒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事。白果中毒多因食用过量所致,中毒出现的时间在食后1至12小时不等。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呕吐、昏迷、恐惧、惊厥,或神志呆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应迟钝及腹痛、腹泻等,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秋天正是白果上市成熟季节,大家食用时切勿无度。

中国是银杏的故乡,千百年来,银杏文化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有不少人认为,生命力顽强、典雅大方、浑身都是宝的银杏树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温文尔雅品格的树种。

延伸阅读

中国十大最美银杏观赏地

第一:广西桂林海洋乡银杏 在桂林灵川县辖区,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村庄,但却有银杏树100万株,树龄百年以上银杏1.7万株。最大的“白果王”树高达30米,树干需6人合抱。

第二:浙江天目山银杏风景区 亿万年前孑遗的野生银杏林。景区中有一株“独木成林”的奇树,老、壮、青、少、幼22株共生一根,相互偎依,被誉为“五世同堂”。树冠横展,枝叶层层伸延于峭壁之上,像一条向空中腾飞的巨龙,十分壮观。每年晚秋,叶色金黄,醉意浓郁。

第三:浙江八都岕银杏林 位于天目山余脉,林内有3600余株百年以上古银杏树,秋天一地金黄,蔚为壮观。

第四:云南腾冲银杏村 云南最大最集中最古老的一片银杏林。曾是电影《武侠》的拍摄地之一。

第五:湖北孝感安陆银杏 拥有千年以上古银杏59株,百年以上银杏4368株。11月至12月初,漫山遍野的黄叶,美得让人心醉。

第六:江苏邳州银杏时光隧道 是一条长约3000米的特色乡村公路,道路两旁种植的银杏树枝叶相互交织,自然形成隧道景观。

第七:湖北钱冲古银杏国家森林 古银杏参天连片,是中原地区罕见天然古银杏群落。

第八:广东中国岭南银杏之乡 位于广东南雄市,目前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5000多株,年产白果数百吨。

第九:山东临沂郯城银杏 中国银杏之乡,据说是中国最早栽培银杏的地方之一。辖内新村乡官竹寺旁有一株种植于唐代的古银杏,高达35米。

第十:北京钓鱼台银杏大道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东墙外的绿化带,一到深秋,俨然成为北京城区最美的一道风景。

部分图片/IC Photo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