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2 20:01
在10月22日晚举办的金融街·论见十年暨愿景2022专场活动上,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硕介绍,从2012年到2021年,十年来金融街论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被业界誉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成长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并成为北京“两区”“三平台”战略部署之一,结出累累硕果。
历届金融街论坛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对我国经济、金融业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交所的设立。2013年初,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金融街正式揭牌运营,当年起开设对话股转公司专题分论坛。此后历届金融街论坛都专题聚焦新三板发展话题,持续讨论研究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问题。今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落地北京金融街。西城区还在研究制定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北交所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街论坛在为国家金融改革开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发展。举办规格不断提升,从首届论坛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西城区政府共同举办,到2020年论坛年会提升为北京市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主办,影响力和传播面持续扩大。
据介绍,金融街论坛举办形式丰富多样,由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变成“一主N分多沙龙”模式,实现全年持续发声。
社会关注度跃升,金融街论坛创办之时受到国内外近百家媒体关注,2020年相关信息总报道量近10万条,阅读量近13亿人次。伴随着系列活动持续举办和官网的开通,论坛从创办初期每年一天的线下大会,办成了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声音的云端盛会。
金融街论坛促进了金融街服务体制改革落地。金融街服务局、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金融街研究院、北京金融科技和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等组织机构,都是在金融街论坛上揭牌成立、孕育而生。如今,论坛筹办工作全面市场化,生动诠释着金融街服务体制改革“政府授权、跨界共治、专业机构、市场机制”的核心要义。
孙硕介绍,金融街论坛走过的十年,也是北京金融街实现大跨越、大发展的十年。
2020年,区域金融业增加值达2653.8亿元,较“十二五”初期增长183.3%;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116.2万亿元,累计增长106.4%;金融从业人员25.6万人,累计增长48%;三级税收3818.3亿元,累计增长114%。这一组组数据见证了金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也见证了北京金融街发展的辉煌历程。
十年来,金融街服务国家战略和金融改革开放能力显著提升。围绕服务外资金融机构落地、跨境人民币使用、优化外汇管理政策、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先行先试等领域形成一批重要成果。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大和证券、华泰保险集团等一批金融对外开放成果率先落地。
十年来,金融街服务首都功能的能力不断增强。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首善标准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全方位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监管防范,加快建设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发展金融、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四+N”产业,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十年来,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更加巩固。2017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新总规明确了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十年引进重要金融机构800余家,新增注册资本金突破万亿元。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存款保险基金、SWIFT合资设立金融网关公司、瑞士银行(中国)、丝路基金、工银理财、国能财务、国调基金等一批国家金融改革重要机构陆续落地,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年来,金融街营商环境和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先后出台“金服十条”“金科十条”“金开十条”“科创十条”等政策,全方位、多层次构筑具有西城特色、全球视野的金融产业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着力营造和培育完备健全的金融生态、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和门类齐全的专业服务机构,力争为金融街创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