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5 13:36
10月24日,63部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入藏国家图书馆。入藏影片全部为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的入围作品。《黄河牛皮筏》《草鞋》《辣操的刺绣》等6部非遗单元影片于周末在国图影院展映。
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以“共同体”为征稿与展映主题,从全国609部投稿作品中遴选出63部入围作品,并评选出中国民族志纪录片收藏奖、中国民族志纪录片传播奖和各单元优秀奖等奖项。在颁奖现场,穿戴精致民族服饰的傈僳族文化传承者阿妮登台演唱。她本着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成立了三江姐妹傈僳族传统文化传承协会,自觉传承和传播傈僳族歌舞。本届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入围影片中,有两部作品《傈僳族瓦器器十二脚》《轮椅上的传承——傈僳族阿尺木刮》讲的都是她们的故事。
本届学术展共分主展映单元、非遗影像单元、乡村(社区)影像单元、学生单元、短视频单元、实验影像单元。其中,非遗影像单元作品普遍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如获奖影片《一个人的剧团》积累了五年的影像记录,讲述一生守护邵阳布袋戏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永安的故事。影片呈现出当代非遗传承的艰难与坚韧,描摹出非遗存续的生态与轨迹,表明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对传承人的记录何其重要。
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该学术展最早于2015年创办,意在广泛、深入地收藏中华各民族影像资料,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中华民族影像志收藏体系,建设中华文化遗产与记忆资源库。同时,以学术展映和理论研讨来促进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国家图书馆于2012年策划并启动的中国记忆项目,以我国现当代重大事件、各领域代表人物和传统文化遗产为主题,采集和收集多种新类型文献并提供服务。目前,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已联合收藏了历届入围、获奖的110余部纪录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