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村董事长、总经理毕国才:与时俱进谱新篇,才能成为金牌字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1-05 13:01 语音播报


北京潮什么,我们聊什么。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推出的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融媒体访谈《潮人说北京》,在最新一期访谈中,对北京稻香村董事长、总经理毕国才进行了独家专访。

承国潮京韵,传百年稻香,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北京稻香村如今已经120多岁了,但是却越活越年轻。无论是频频上新的花样糕点,还是晋升为新网红打卡地的零号店,在一次次的传承创新中,北京稻香村也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在毕国才看来,单纯的老,不是老字号,一定要跟上历史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新老结合、传承创新发展,不断谱出新篇章才能成为合格的老字号。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老字号该如何平衡创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

两个月前,在东四北大街152号,北京稻香村零号店原址重张,店里面售卖的现烤糕点不仅有消失多年的“眉宫饼”,还有许多如“文玩核桃” “柿柿如意”“胡同门牌”等创意十足的新中式糕点以及“牛舌鲜乳茶”、“五仁鲜乳茶”等多款京味茶饮。新老口味在这家店里激情碰撞,每天都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前去排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可以说这家零号店正是北京稻香村紧跟潮流、勇于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毕国才看来,创新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北京稻香村零号店重张,既继承了传统的老的食品,又适度地改造了老的食品,同时又嵌入了一些新的东西,新旧加在一起,相互烘托,相互支持才吸引了消费者们排队购买。

此外他表示,食品的背后是文化,这种文化会影响到不少下一代成长后的方方面面,因此零号店是作为北京稻香村迈向更潮流、拥抱年轻人的一个举措,也是守正创新的一种体现。

“原来的民族糕点有些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太师饼,是武王伐纣的时候,太师闻仲制作的一种干粮或者叫做吃食。状元饼主要是孩子在考大学的时候,家长买来先放在家里,等孩子考试完了回来吃,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高考得中,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些食品拥有很多内在的文化,大家了解得越多,吃起糕点的时候越有嚼头,嚼的是什么?是背后的文化。”毕国才希望能通过新老结合的糕点,让更多年轻消费者感受到传统食品背后的文化魅力。

老字号要谱出新篇章

对于中华老字号北京稻香村而言,又是如何始终保持品牌鲜活力的?

“中华老字号只是一个标牌,当时评选的时候竞争非常的激烈,但是评选上以后并不是无事可做了,反而身上背负的压力更重。老字号必须要谱出新篇章,要不断融入新的产品与技术,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字号。”毕国才表示,单纯的老,不是老字号,而是需要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前进,为“老字号”的标牌增砖添瓦,保持品牌的鲜活力,为行业发展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这样才能更长久地经营发展下去,这也是身为老字号应该肩负的责任。

毕国才介绍,原来的北京稻香村无论开多少店风格都需要统一,除了“红绿黄”三色的牌匾、灯箱,店内就没有别的颜色了,而现在已经按照一店一风格改造了几家店,这种改造还在继续进行,使不少消费者耳目一新。

最近,北京稻香村也迎合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推出了低糖低脂低热量的新品。“一定要保持对于新事物、新产品的兴趣,一直按照原来的配方来做糕点是最省心的,研究新产品有时候可能还会出点毛病,增加不少新压力,如果就此放弃肯定是不行的。”毕国才说。

此外,品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在北京稻香村,一个小小的芝麻需要人工挑选三遍,之后还要再过三遍机器。毕国才表示:“俗话说,人叫人没有用,货叫人准回来。就是说产品好,消费者自己就会回来购买了,因此质量把关必须要越做越好,背后是品牌信誉问题。对于北京稻香村而言,诚信是最核心的两个字。”

紧抓时代发展新机遇

当前北京市正在大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北京稻香村而言,是否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毕国才表示,这对于北京稻香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蕴藏着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在他看来,发展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该不断满足消费者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如今,北京稻香村已经成为北京的一张名片,而名片的作用就不仅只意味着糕点是否好吃,也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诸多方面,北京稻香村需要紧抓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需要尽到老字号应有的责任。

“‘改革变革、传承创新’八个字是各级领导对北京稻香村提出的要求。我们也在这个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畏’两个字。如果对消费者不敬畏,对企业赋予你的事业不看作是事业,而是负担,那就永远做不好。”毕国才如是说。

潮人说北京

编辑:杨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