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16:39
11月3日,通州交警发现一辆合规电动自行车在踏板处多安装了一块电池,用电线连接到此车原有的电池上。图据北京日报
“按住右手刹车与绿键、三秒后开电门、三秒后松开绿键……”这不是什么游戏的操作秘籍,而是网友在某论坛中分享的某款电动自行车“软解码教程”。11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规正式实施。连日来,各地记者在调查中都发现,电动自行车的改装已不需通过线下门店,网上电动自行车改装已经成了一条产业链。在网上花30多元就可租到“解码器”实现“一键软解提速”;在二手平台上,还有人出售小作坊自行拼装的“三无电池”用于电动车改装。此外,网上充斥大量改装教程,解码器、控制器、电池乃至电机均能网购,实现“解速”。
出于安全考虑,经过科学实验,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规定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每小时25公里。可对某些习惯了风驰电掣的“骑手”而言,这个速度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于是千方百计“解速”,一种是所谓的软解,利用“解码器”或一系列“暗码”修改电动自行车随车芯片的限速程序达到改装目的;一种是所谓的硬解,通过更换输出功率更高的电机与控制器以实现提速目的。解速后,车辆时速可提高至每小时40公里以上,动力明显增强。在某电商平台上,有店家宣称72v锂电实测速度可达100码左右。事实证明,很多人卸下了黄牌却没有卸下试图违规的侥幸,换上了白牌还没有换上遵规守纪的思想。
无论是软解,还是硬解,都不是正解,都是在向新国标挑战,更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更多人的交通安全当儿戏。正解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按照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规定来。
前脚上牌,后脚解速,主动解速者自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解速留下空间、提供方法的商家也不能置身事外。据记者调查,许多生产电动自行车的商家在出厂设置合规的同时,都预留了所谓的“后门”程序,简单到一“软解”就能轻松解除车速限制。此外,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解速方法和解速装置,即便不是在为违法违规行为充当帮凶,也摆脱不了怂恿教唆的嫌疑。更为荒唐的是,能调速竟然成为一些品牌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一些解速视频竟然点击量惊人。
徒法不足以自行,违规违法行为不会因一项制度的出台而自动消失。以电动车解速为例,需要公众守法意识的提升,更需要强有力的查处打击。就网络上从事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及经营性拼、改装电动自行车等行为,相关专家表示,这属于明显违法,应由经营者注册地或实际经营者所在市场监管部门管辖查处。
电动自行车解速改装等违规违法问题,北京市交管部门在专项整治中也多有发现。下一步,交管部门在继续加大路面违规电动自行车打击力度的同时,将联合有关部门对电动车的违法改装进行源头治理。建议在源头治理中,要将电商平台上的违法商品纳入,也要把各种传授解速秘籍的贴文、视频、广告等清理整顿。公众要从自身做起,遵规守法,不贪图解速带来的一时快感,才能避免超速可能造成的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