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妇女署:男性在消除性别暴力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2021-11-30 17:14 语音播报

时事

据统计,全世界15岁及以上的女性中,有近三分之一在一生中至少遭受过一次身体暴力或性暴力。新冠疫情导致的失业和贫困,更加剧了女性受到暴力伤害的风险。

一年一度的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日前拉开帷幕,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在北京举办了“与她并肩,携手同行”男性参与圆桌论坛和“点亮橙色”16日行动亮灯仪式。

男性领导者应赋能女性,帮助她们实现梦想

“消除性别暴力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5中的内容,更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国别主任安思齐表示,性别暴力是可以预防的,这需要系统性改变和跨领域合作。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国别主任安思齐(左一)主持圆桌论坛

安思齐呼吁,作为大部分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男性在消除性别暴力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赋能女性也是终结暴力的重要途径。安思齐说,如果男性能够将视野放得更远,男性领导者能怀有同理与共情,就能赋能女性向前一步,帮助她们实现梦想。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女性都是更加脆弱的人群,而男性很多时候正是性别暴力的施害者。“我鼓励更多男性在性别议题上发声,这需要他们的勇气、个性和同理心。只有当每一位男性都这样做,才能终结性别暴力。”

荷兰驻中国大使贺伟民

荷兰驻中国大使贺伟民表示,作为领导者,我们必须做到言行一致,确保每位女性都能在舒适的办公环境中开展工作。对于性别暴力的“零容忍”态度需要被强调。从意识、行动到常规的改变,才能让暴力终结,为此我们需要继续从高层发出男性的声音。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王辉耀

在中国,男女平等是重要的议题。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王辉耀说:“中国人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必须要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暴力,同时也要做到对女性的尊重。未来我们要在高级别的领导职位中提升女性比例,才能树立男女平等典范,性别平等是我们要追寻的永恒话题。”

“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将我拥起”

近年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妇女和女童的赋权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通过出台一系列司法解释文件,让基层法官和检察官知道如何有效收集罪犯信息,并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受害人隐私。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高级法官赵俊甫指出,制度的完善是没有止境的,对于妇女的赋权也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让受害人有勇气、有能力对暴力行为说“不”。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高级法官赵俊甫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今年消除性别暴力日“16日行动”的主题视频短片《与她并肩,翻山越岭》。片中三位普通女性讲述了她们如何挑战困境,开拓自己人生新篇章的生命故事。

短片主人公之一韩仕梅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经历过痛苦,所以明白,因此也希望帮助到更多人,给予她们力量。女性应该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在追寻幸福的路上,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尊重我们,看见我们,支持我们。”韩仕梅说,她曾经写过一句诗“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将我拥起”,希望所有遭遇过性别暴力的人,都可以反抗暴力。

据了解,今年“16日行动”的主题是“点亮橙色:即刻停止针对妇女的暴力!”(Orange the world: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now!)。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举办本次男性参与圆桌论坛,是联合国妇女署“他为她”(HeForShe)全球宣传倡导活动的延伸。

为了实现性别平等,让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权利,联合国妇女署鼓励各方参与到改变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与歧视性社会规范的行动中,于2014年发起“他为她”全球宣传倡导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提供系统的方法和有针对性的平台,邀请男性作为伙伴,成为性别平等的推动者,为妇女赋权和赋能做出贡献。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