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台阶,轮椅直接进!大栅栏多了个无障碍“星级”公厕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骜 方非

2021-12-06 21:49 语音播报

城事

12月6日,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社区书记张晨曦收到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来自36位老人,年龄从花甲至耄耋,大家感谢街道、社区为平房区的居民新添一处一类公厕,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

新公厕,在前门西河沿124号,被大家称为“124号公厕”,今天上午,公厕启用,人大代表、社区书记、街道工作人员,还有老人们都为公厕点赞。平房区新建一个公厕,怎么这么大动静?

社区书记张晨曦很是感慨,前门西河沿街东起煤市街,西至南新华街,全长1150米,光是常住居民就有两千余人,辖区内大部分为平房,老龄人口占绝大部分,居民院落内大多没有院内厕所。最初,辖区内的6个公厕可以满足居民使用需求。可每到节假日,游客人数增多,时常出现和居民“抢”厕所的情况。不少老年人只能走街串巷找厕所,非常不方便。

为了彻底解决居民如厕难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尹智君提议为居民新建厕所,街道积极对接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公厕建设项目。今年4月,大栅栏街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现场丈量尺寸、设计完善施工方案,经过多方的努力协调,前门西河沿124号公厕终于在8月正式开始施工。历时3个多月的施工,公厕终于投入使用。

朱檐碧瓦,灰色墙面,门窗侧面安装了装饰性的门板,和一般的公厕相比,前门西河沿124号公厕外观与沿街商铺建筑风格别无二致。公厕没有台阶,轮椅可以直接推上去,门的宽度均达到了1.1米,保证轮椅能够安全通过。

公厕50多平方米,男、女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操作台,坐便器和洗手台旁专门设置了把手和报警器,即便是腿脚不便的老人也可以安全如厕。和一般胡同里十几平方米的公厕相比,“124号公厕”的厕位更多,温度也有所保障。冷暖风空调搭配新风系统,保证公厕内空气流通。

据介绍,该公厕符合国家一类公厕标准,具有完备的空间与设备支持,能够满足特殊人群需求。

“再也不用到处找厕所了,也不怕上下台阶摔跤了,新公厕又宽敞又暖和,老年人用起来还放心。”80多岁的居民白淑英说。

据介绍,为确保卫生干净整洁,公厕配备专人24小时看护打扫,最大程度保证无异味。

摄影 姜真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