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 “理想”奋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14 19:03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汽车
看更多
+ 订阅

中国品牌,正在成为国人的骄傲。这其中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也伴随着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在汽车工业所经历的新浪潮中,同样不乏中国品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拼劲,以及对新时代用户的精准把控,正在行业全新的版图里开疆扩土。

国牌正当时

本土品牌的崛起,“国潮”一词应运而生。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随之而来的,李宁强势崛起、本土高端化妆品大热、故宫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华为不断刷榜全球手机销量排行。

这是偶然吗?当然不是,人均1万美元GDP在经济领域是一个重要分水岭,伴随而来的是市场的消费升级态势更加明显。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国人早已度过了青睐洋品牌的牌时期。

在制造工业方面,首先突围的是家电,接着国产手机迎来大爆发,从国内市场逐渐辐射海外市场,为中国品牌闯出一片天地。

硬的很行,软的同样能打。在全球的互联网领域,社交、电商、大数据、AI人工智能,包括当下正火的元宇宙概念,谁都无法忽视中国在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汽车同样走出了一条相似的发展道路。

从1984年第一辆桑塔纳以CKD组装形式驶下上海汽车厂生产线开始,一些海外品牌就占据了国内汽车市场的C位,毕竟欧、美、日品牌在燃油车技术上动辄就有着近百年的积累,想在短短时间内就追赶上不太容易。

好在汽车工业发展的下一个拐点,给我们带来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节能减排已经是当下全球共识,特别是在“3060”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汽车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品牌凭借产业链优势、互联网思维、以及对市场更敏锐的嗅觉,已经让新能源车变成了我们的绝对主场。

目前除特斯拉外,国内新能源销量前十的位置,已全部被中国品牌所占据。除比亚迪、五菱,广汽、长城这样有着燃油车制造经验的企业外,由理想、蔚来、小鹏组成的造车新势力更是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上的黑马军团。

在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刚刚公布的2021年11月中大型SUV上险量排行榜上,理想ONE以13438辆的成绩排名第一,超出排名第二的途昂(5668辆)一倍有余,同时理想汽车仅用了24个月的时间,就将理想ONE打造成中国品牌历史上第一款30万元以上的月销破万车型。

克制的理想

从产品问世之初,对于理想ONE的质疑似乎就没有停止过。为什么只有一个配置?为什么选择增程式路线?为什么做6座车,而不是更“主流”的5座或者7座?

在理想汽车看来,成功企业的共通点不是无止境地扩张,而是克制。因为克制代表了聚焦与专注,把有限资源投入到一个点上,才可能确保在这一个点上做得比竞争对手都要好,才有可能打造出真正的爆品。

就好像苹果公司,手机线上仅有一款产品:iPhone。而iPhone曾经的竞争对手,无论是HTC还是三星,都拥有多条产品线,且每条产品线上又推出了多款产品,但最终却没有一款达到主流地位。相反的,两家品牌目前都已基本退出了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

理想汽车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从建立之初就无法做到如传统车企那样,同时进行多款车型的研发。在生存这一第一需求下,理想汽车唯有更加克制,更加专注,将全部资源集中在一款产品一个配置上,毕其功于一役,才最终有了理想ONE的成功。

了解理想汽车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在创立之初,除理想ONE外,理想汽车还有一款纯电动产品SEV。但最终,SEV项目被终止——其实这也是理想汽车克制与专注的又一选择。一方面,在当时的时间点,SEV项目不仅无助于公司发展,还对其它项目造成了干扰;更重要的是,理想汽车经过分析后认为,增程式之所以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就在于许多车企仅仅把其当做一项过渡技术,而不是战略来对待。而理想汽车一旦认准这条路线的价值,就会义无反顾地全情投入进去。

最终,理想汽车以全球首创的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全新电动模式,有效解决了困扰中国新能源车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188km的纯电续航里程完全满足市区代步场景,而长途出行则可使用燃油机发电补充电能,总续航里程超过1000km。理想ONE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更引发了岚图、赛力斯等后来者的跟进。

执拗的产品经理们

与企业家身份相比,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执拗的产品经理——而“执拗”这个词,最终影响了整个公司。

比如在6座布局这件事上,理想汽车就充分展现了自己执拗的一面。在此前,中大型SUV市场上的主流配置,要么是能提供更大载物空间的5座布局,要么是尽可能多坐人的7座布局,但李想却选择了理想ONE必须做6座布局。

中大型SUV的绝大多数购买者都是家庭用户,李想本人恰恰就是一个顾家的“奶爸”。在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过程中,李想发现由于学校门口路况拥堵严重,因此孩子们的上下车速度变得非常重要。许多7座车需要扳动第二排座椅,才能让孩子进入第三排,十分影响上下车时间;有些车虽然采用6座布局,但第二排中央通道过窄,同样影响孩子的上下车速度和便利性。

所以,李想对理想ONE做了“三个坚持”,即坚持做6座车,坚持保留中央通道,坚持中央通道可以方便过人。真正从用户思维出发的产品经受住了市场验证,在11月30万元高端SUV排行榜上,理想ONE位居第二,超越了奔驰GLC、奥迪Q5、宝马X3、沃尔沃XC60等一众豪华品牌。

此外在智能化方面,理想ONE同样体现了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开发模式。对于这一点,理想汽车智能座舱团队负责人范皓宇可能感受最深。在距离理想ONE发布仅有几个月的时候,李想找到范皓宇表示要做“全车语音”,范皓宇考虑到当时团队的工作量及压力,罕见地对其想法提出了反对意见。

“用户不会关心咱们的人力问题,他们只会问:为什么后排没有语音控制?”最终李想以产品经理特有的执拗说服了范皓宇,理想ONE也成为首款,同时也是至今唯一一款搭载全车语音的量产车型。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不会记住全车语音这个功能名称,但却实实在在享受到坐在车内任意位置,都可以轻松自在地与理想ONE进行无障碍交流。

这些执拗的产品经理思维,帮助理想汽车撬动了本属于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据统计,在理想ONE的用户中,有40%是用原有的豪华品牌车型换购了理想ONE,这其中还有23%的用户,之前一辆车是德系的BBA品牌。

当下,我们正站在汽车产业变革的转折点上。过去我们是配角,未来我们必将登上舞台的正中央,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要一极。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品牌的使命。对于理想汽车来说,理想ONE只是一个开始。打造更懂用户的产品,搭载更富创新精神的技术,将成为理想汽车始终追寻的目标。


编辑:张扬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