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6 12:50
最近一个多月,盛嘉华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杜勇的睡眠质量好了很多。以前,他经常在深夜接到居民电话投诉,小区车辆停得杂乱无序,根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车位。原来,小区先前管理混乱的停车公司被解聘后,迟迟没能进行规范的停车管理。两年多的“真空期”里,因为停车引发的诉求居高不下。
小区业委会成立后,决定重启停车收费,而习惯了免费停车的部分居民对此有抵触,还有人认为停车费定价偏低,反而会继续吸引外来车辆占用资源……从质疑到试试看,从抵触到全买账,新来的停车公司“上岗”一个月,小区停车秩序大变样。焕然一新的管理风气下,其实与街道、社区的“柔性治理”密不可分。
柔性化解
在“拉家常”中解决分歧
“我们小区前几年的停车情况,那真是车满为患,毫无管理可言!”居民王先生说,因为外来车辆多,车位紧缺、停放混乱,小区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抢车位大战,住户经常因为停车问题起争执,甚至几度闹到了报警的地步。前几年,小区也曾聘请过停车管理公司,但是管理水平屡遭居民诟病。“到了后期,越来越不作为,最后就干脆放任不管了。”居民说,后来,该停车管理公司被解聘,停车乱象更加层出不穷,而与之相关的12345诉求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每天心里都不踏实,还经常失眠,因为居民的诉求电话随时都可能打来。”说起这些,盛嘉华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杜勇直摇头,在今年社区接到的100多件12345市民服务中心派转件中,反映停车问题的就有80多件。
面对居民诉求,街道和社区指导小区成立了业委会,停车管理议题很快被列上了业委会的议程。随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寻求停车问题的解决方案。
各方一致同意重启停车收费管理,由物业公司聘请专人进行管理。随后,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表决通过了新的停车管理方案。其中规定,小区业主停车费为100元/月,租户为150元/月,外来车辆前两小时停车免费,超出后每小时收费0.5元。
不过,习惯了免费停车的部分居民,仍旧对停车收费无法理解,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为此,社区组织召开了多次“拉家常”议事会,由业委会从中调解,让对停车收费不满的车主和物业公司面对面沟通,同时建立“政策答疑组”,主动上门走访,征求居民意见建议。
面对质疑停车收费的居民,杜勇让大家拿出10年前的购房合同,其中有一条明确规定,应收取不超过150元/月的停车管理费,大家都对此没有异议。在杜勇的办公桌上,还有《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及《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文本,每当有居民表示质疑,他都会拿出相关条文和居民仔细解释、探讨停车管理收费的必要性。
有些租户对于两种停车价格不同也表达了不满,认为停车费分档有歧视之嫌。“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刀切’。”杜勇表示,考虑到业主和租户停车费价格落差问题,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实行柔性停车措施,在业主同意的基础上,允许租户享受业主的停车优惠价格。
“定价才每月100元,是不是太低了?”当停车方案出台后,还有居民专门找到社区,认为价格如此优惠,反而会让外来车辆增加。虽然有些哭笑不得,杜勇还是耐心细致和居民做工作,如此优惠的价格也是尽可能让大家满意,社区会和物业公司一起加强巡查管理,同时加装了监控设施,避免外来车辆违规占位的情况。
居民满意
小区停车秩序焕然一新
通过停车收费的价格杠杆,一些外来车辆长期占用小区停车位的现象基本消失了。据统计,如今,小区内认证的车辆为690余辆,和现有停车位相比,实现了供需匹配。
在街道社区的进一步助力下,由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牵头,推进“居商合作”停车模式。小区外一墙之隔,有一处开发商负责管理的停车场,社区和物业公司出面协调后达成一致意见,若小区居民已缴纳停车年费,遇上小区内无停车位时可在小区外免费停车。为进一步规范小区停车秩序,社区还增建了600余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处,避免出现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位而导致停车紧张的现象。
“虽然一开始停车收费大家的争议比较大,但改变有目共睹。不仅车位有了,社区环境也变得整洁了。现在晚上十点回家,我都能顺利找到停车位了。”提到小区的停车现状,居民陈先生满是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