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动”感十足 聚焦健康 助力成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16 14:54 语音播报

进入
教育
看更多
+ 订阅

2021年1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明确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为目标,遵循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和体育运动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体化指导,切实增强全体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应试体育”教育。

运动不应该只是体育课的专利 学校还应在社团课后服务发力

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简称“人航”)执行校长马静看来,要进一步发挥体育育人功能,避免“应试体育”教育,应该让体育老师对每个年级每个学段的体育教学内容有系统的架构,还应该让所有的老师认识到,运动不应该只是体育课的专利。

为此,“人航”在国家课程之外,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并实施不同的体育校本课程。比如,小学一年级开设了武术课,从了解基础知识到练习基本功再到武术健身操;二年级开设了足球课,从球星入手到了解足球的基本技术再到各种足球小游戏;三到六年级分别是游泳、篮球、滑冰及乒乓球课程。马静表示,“这样的课程体系之下,学生在小学的六年时间里,就可以初步掌握多种不同运动的基础技能。同时,在校本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的运动兴趣所在,结合自身条件再进行更加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

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为孩子们的运动提供了充足优越的场地。据悉,“人航”校园内建有篮球馆、冰球馆、游泳馆三个专业体育场馆,充分保障学生个性化体育锻炼的需求。“人航”还是北京市首个拥有标准冰球场的公办学校,五年级的滑冰校本课程、冰球社团和花样滑冰社团各类课程的开设,也为推动普及冰雪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此外,学校还为在不同运动项目拥有突出特长的孩子开设精品社团课程。目前学校已经组建了啦啦操队、武术队、轮滑队、篮球队、足球队、花样跳绳队、排舞队等14个体育类社团。虽然社团成立时间不长,初出茅庐却已崭露锋芒,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新的成绩。啦啦操队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三连冠。排舞队获“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篮球队 U10 混合一队参加2021年小篮球赛获得北京市冠军。花样跳绳校队在北京市中小学双跳精英赛中获得双跳精英赛个人绳规定套路特等奖和车轮跳花样规定基础套路一等奖。

今年秋季开学后,北京各中小学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为了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人航”还充分利用了课后服务时间。据悉,在该校学校课后服务中体育类周课时累计达到近70节次,体育选修课实现100%覆盖率,充分保障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

让艺术与体育进行完美的融合 让舞蹈青春成为学校靓丽色彩

“运动不应该只是竞技赛事,也不应该只是体育运动。”该校校长周建华认为,艺术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灵,是每一个学生一辈子的课程。为此,学校将舞蹈课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舞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接受艺术的启迪。

据该校舞蹈组长吕慧敏老师介绍,学校校本舞蹈课程由三个教学模块组成,分别是:探索身体、多元文化、综合实践。探索身体模块,以孩子们进入小学校园生活的一些行为特征为元素,创编形象的、趣味性强的“行为特征”小舞蹈。多元文化模块,包含各国、各民族舞蹈。学生通过欣赏、学习、感知和体验各国、各民族的舞蹈,可以加深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感知与理解。综合实践模块,则是将舞蹈学科融合到“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

比如“吟诵经典 舞动诗韵”跨学科展演活动,即为综合实践模块的特色活动。该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策划,学生全员参与。班级为单位展开,由语文老师选择诗词并指导吟诵,音乐老师教唱歌曲,舞蹈老师负责节目编排与排练。学生在熟悉“诗、舞、乐”一体表演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意蕴,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借助社团将舞蹈育人推深走实。舞团始终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致力于培养学生艺术潜能,提高审美能力、人文精神及创造能力。在吕慧敏看来,舞台上的光彩夺目背后,是台下无数个日日夜夜地枯燥训练。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句话深深印刻在舞团孩子的心中。

据介绍,“人航”舞蹈团成立于2017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校内外演出与交流任务,并在今年9月结束的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暨海淀区学生艺术节舞蹈展演中荣获金奖。

学校需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动”感校园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今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其中提出,加强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要加强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加快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深化体校改革,因地制宜、因项目制宜建设各级各类体校,不断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强化体校培养后备人才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对此,周建华表示,“我们希望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基础教育阶段应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聪明的头脑,积极的心态。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运动是很好的健脑方式,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增进学习效果,让孩子更积极更快乐。因此,‘人航’聚焦学生健康发展,通过丰富运动形式,继续提升课程质量,坚持让学生动起来,并让运动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

2021年度教育行业年终盘点

编辑:顾昕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