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北京市通州区七届一次会议今天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九位政协委员先后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大会发言。
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孟景伟,区政协党组书记张德启,区委常委、副区长郑皓,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石宝玉、甄宇、冯利英、田春华、金文岭、吴涛以及六届区政协副主席朱志高、禹学河在主席台就坐。
刘船委员以《关于深化诉源治理打造无诉社区构建城市副中心法治建设新格局的建议》为题进行了发言。他建议,完善“党委政府主导、各部门积极参与”的诉源治理顶层设计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专业程序,构筑源头科学治理防线、完善诉讼调解对接机制,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调解技能培训,助推调解队伍专业化发展。
刘船:“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尝试以街道乡镇为中心,形成社区、物业、司法所、调解员、法院、信访等各部门联合共建的基层社区纠纷综合网上共享服务平台。”
高国庆委员围绕打造五大高地,加速张家湾设计小镇发展进行了发言。他建议,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高地,加速产业集聚、打造设计人才成长高地,提升产业水平、打造设计产品交易高地,做强市场品牌、打造国际产业对接高地,拓展发展空间,
高国庆:“选择重点领域,推动科研机构、企业、政府资源整合,设立创新设计产业研究中心,开展创新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创新设计成果的产业转化。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创新设计示范项目,带动小镇整体设计创新产业的不断升级。”
高超:“对照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对城区其他的教育强区,城市副中心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不足。统筹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基础教育,是摆在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超委员建议,发展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基础教育,应该从四个方面发力:强化顶层设计,争取政策支持;引进优秀教科研人才,对接城区优质教科研资源;发挥引进学校优势,利用教师轮岗政策,进一步推动集团校本部优质资源向副中心流动;统筹规划通州区集团化办学进程,推动区域内中小学加入城区教育集团,推进优质校集团化办学,实现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全覆盖。
赵静委员认为,推动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技集聚区产业联动体系,加强“两区”营商环境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同时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助力“两区”智力建设。
赵静:“注重明确“高精尖”产业定位,选择辐射京津冀、符合副中心特色的项目落地,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整合相关产业的上下游资源,将台湖、宋庄、西集等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各自产业发展相融合,组建设计产业、城市科技、文化演艺、旅游休闲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科技集聚产业联动体系和创新生态圈氛围。”
柳晓雷委员以《关于建设北京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加快构建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新格局的建议》进行了发言。
梁冰、李洪超、姜丹、张维民委员也分别进行了发言。
记者 李跃 王治家 王鹏威
责任编辑 朱广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