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09:42
临近年底,节日的氛围愈发浓郁。昨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在即,鉴于国内外疫情现状,坚持非必须不出境,倡导市民在京过年。同时指出,非必要不出京,但不搞“一刀切”,让留京、离京的市民都能安心过好年。
元旦过后不久,春运大幕即将徐徐拉开。对在京务工的各行业人员来说,这个春节要不要回家,又该思量一番了。已经跨越了两个春节的疫情,令不少人归心似箭,也让部分务工者坚定了求稳的念头。
金牌月嫂:
在雇主家见识各地年节风俗
阳光和煦的午后,月嫂徐爱华在公司宿舍打了个盹,醒来便靠着床头翻看起手机。两天前,她刚刚结束上一户的服务,正享受难得的调整、放松时间。
来京近11年,48岁的徐爱华无论从年龄还是经验,都正值月嫂“黄金期”。从以往频率来看,通常每次下户后一周左右,她便又会被安排到新雇主家里“上户”。
今年,徐爱华过得尤其充实。身为公司A级月嫂,她的一个服务周期是26天,价格超过1.5万元。而不少客户定的天数都比以往更长,一定就是42天、52天。“整体来说挺忙的,会稍微累一些。”
距春节尚有时日,徐爱华已经做出继续留京的决定。“现在提倡留在原地,也想尽量减少麻烦。”事实上,自从开始做月嫂,她的年夜饭几乎都是跟雇主一起吃的。丈夫、儿子都在新疆打工,越到年节越紧张,月嫂的工作也时间不定,一家人干脆选在平常“不年不节”的日子回山东泰安老家团聚。今年,徐爱华只在9月份抽空回了趟家,看望70岁的母亲,也见到了返乡探亲的儿子,但丈夫没能抽空回来。
“疫情常常‘冷不丁’出现,这里那里此起彼伏的,少走动对国家和自己都有利。”对此,徐爱华颇为淡然,生性乐观的她更愿意记录工作中愉悦的瞬间。“别看在北京过年,雇主家还是习惯按老家风俗来办。有吃粽子的、有吃面条的,还会给我介绍,很有趣。”
身为北方人,徐爱华总是会主动提出为雇主家包饺子。她用菠菜汁、南瓜泥等混合白面,做出绿色、黄色的饺子皮,煮在锅里煞是好看。哪怕没有吃饺子习俗的南方雇主,也会连连称赞。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一位新手妈妈看着水中翻滚的饺子感慨,“这哪是煮的饺子,这是煮的银子、翡翠、元宝,煮了一锅的财呀!”
自己的一番心意与努力,能够得到雇主家认可,这是最让徐爱华高兴的事儿。“添丁进口是喜事,再加上春节是双喜临门。雇主一般都会给我发加班费,有的下户时还会送礼物表达心意,我觉得是很受尊重的。”
而疫情以来,对徐爱华这样长期在京、拥有丰富经验的月嫂,雇主们十分信任。尤其去年春节疫情初期,一些月嫂未能及时返京,徐爱华要做自己的单,还要为同事顶班,不停歇地忙了5个月。“累是挺累的,但我照顾的宝宝们没有生病,宝妈也都恢复得比较好,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养老护理员:
疫情大考令人瞬间成长
“高奶奶,今天您感觉怎么样?”上午,丰台养合老年公寓的医护部主任助理徐婪鑫照常开始一天的巡视。她次第进入所负责区域的房间,与老人们熟稔地打着招呼、拉拉家常。见到小徐,老人们的脸上也都纷纷绽开笑容。
24岁的徐婪鑫,2019年6月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随后即入职丰台养合老年公寓,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科班出身的年轻护理员,在养老院尚属“稀缺力量”,小徐踏实沉稳,成长迅速,今年9月还代表院里参加丰台区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斩获三等奖。
工作上,徐婪鑫早已独当一面,于老人而言,她更是可信赖的“贴心人”。然而在家人眼中,20岁出头的她还只是个孩子。受疫情影响,她已经连续两年春节没回辽宁盘锦老家了,也可以说,自打参加工作,小徐就一直未曾回家过年。
“其实2020年的春节我本就没打算走,上班第一年嘛,我想体验一下‘三薪’的快乐。”徐婪鑫坦言,职场新人怀揣着“小小愿望”,没想到一下子面临疫情大考,突然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以往我们院到了春节,有提供团圆饭的,家属定一桌餐,来院里陪同老人用餐,离得近的也可以接老人回家过节。但疫情之后,这些就都不行了。”
长时间见不到家人,哪怕老人对“过年过节”没有具体认知,也会有情绪上的波动。还有一些家属跑到养老院外,希望隔着玻璃见一见老人。那段时间徐婪鑫忙于解释、安抚,尽量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满足家属和老人的需求,第一个离家在外的春节,让她一瞬间成长了。而2021年春节,因为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加之此前也有预判,徐婪鑫继续留了下来。
工作这两年半中,趁着不是太忙、离返京政策较为宽松时,小徐利用周末加上年假也回去过几次。但毕竟不是春节,总还是有所区别。“家里祖辈四位老人都在,挺盼着我回去过年的,前两天爸妈也打电话来问了。”
徐婪鑫坦言,临近年节,的确会思念亲人,希望能够回家团聚。“不过我们服务行业不能大动,即便回去也是早走几天,早回几天,插着空来。”同时她表示,如果院里有要求或者需要,自己也做好了不回去的思想准备。“做这份工作首要的就是责任心,我肯定要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
快递员:
拿到满意报酬是最实在的
对习惯网购的人们来说,春节期间却往往不得不暂停“剁手”。这是因为从节前数天开始,多家快递公司便要放假停工,物流要到正月初八,甚至正月十五以后才能全面恢复正常。一些网店会暂时歇业,或设置成“只拍不发”。
而坚持运营的店,或者顾客心急不愿久等,通常会选择顺丰速运来邮寄,以保证正常的收派。身为一名顺丰快递员,37岁的陈雷(化名),已经在北京度过了三四个春节。
陈雷的老家在河北邯郸,有年过六旬的父母和已经出嫁的妹妹。他和妻子来京工作,12岁的儿子留在老家读书,平日由爷爷奶奶照顾。夫妻俩会选择平常的日子回家看望,春节如果孩子妈妈走得开,会回去陪伴家人,陈雷则倾向于留京上班。
“我们过年期间还是挺忙的,都走了的话谁干活呢?”陈雷憨厚地笑笑,他也坦言,觉得放假回家没有什么事情做,还是愿意趁假期多赚点钱,“这是最实在的”。
陈雷介绍,往年同事们选择春节回家的人数会略超过留下来的人,从工作量上看,除了自己的收派任务,他还要额外承担一两名同事的份额。因此过年期间收入会比较高,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大概能达到日常平均的1.5至2倍。阖家团圆、悠闲轻松的假期,对陈雷而言,可能会比平日更加辛苦,但能拿到令人满意的报酬便是值得的。
据陈雷观察,公司对快递员返乡与否没有特别要求,主要还是看员工自己的意愿。疫情以来,选择春节留京的快递员较以往稍稍多了些。“我们也想尽量减少流动,担心如果家乡或者流动的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对自身健康包括工作可能会造成影响。”至于家人,他表示,想肯定是想的,尤其是孩子。“会等到平时活儿稍微少些,能腾出空来,两地疫情状况也都比较平稳的时候再回去,家里人也都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