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14:59
12月15日,北京冬奥组委成立6周年之际,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和张家口颁奖广场两区域正式被国际奥委会批准命名为“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和“张家口奥林匹克颁奖广场”。不久的将来,冬奥场馆将向公众开放,服务于全民健身。这不仅体现了“共享办奥”理念,也折射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面向未来的发展智慧。
近日,记者再次探访古杨树场馆群,盘点各竞赛场馆为赛后利用埋下的伏笔。
压雪车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赛道上缓缓行驶。顺着赛道向上望去,顶峰俱乐部傲然于山巅。
“这就是‘雪如意’的‘柄首’了。”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茂亭指着顶峰俱乐部介绍,“雪如意”是世界上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地,建筑内部面积达4100多平方米的顶峰俱乐部,将为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观赛视角。
那么,赛后这里将用来干什么呢?贾茂亭说,北京冬奥会后,除了继续承办世界级赛事以及作为国家队训练中心外,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后会打造成集会议、餐饮、旅游服务等综合的场地,也是对公众开放,实现体验和旅游。顶峰俱乐部可以用于举办会议会展,接待旅游观光等。视线下移至“雪如意”的缓冲区,目前,这片区域被白雪覆盖。“这是一个与足球场面积一般的体育场。赛后,可以用作足球比赛场地,也可以举行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演唱会和发布会。”贾茂亭说。
“雪如意”底部的体育场与顶峰俱乐部遥相呼应,连接它们的是近千级的步行台阶,以及两部变角度斜行电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设计总负责人张利,曾这样描述步行台阶、顶峰俱乐部和体育场的巧妙联系:“这样的设计能形成一个慢行体验,有助于赛后场馆利用,未来除了专业的体育比赛,‘雪如意’的大众体验也会更好。”而变角度斜行电梯充满科技感,运行角度随山势而变,在陡坡及缓坡段保持匀速水平运行。“电梯轿厢属于观光轿厢,乘坐电梯可以迅速来往于‘雪如意’底部和顶端,能体验高科技,能看风景,十分吸引人。”崇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变角度斜行电梯也将会成为场馆赛后利用的一个亮点。
“‘雪如意’的灯光系统会为赛后利用增色。”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体育展示经理杨晓轩介绍,“雪如意”拥有转播照明、氛围灯、体育展示灯光三组灯光体系,加之场馆是环形建筑,有先天的物理优势,有助于特殊灯光将其营造成剧场化沉浸式的舞台。
距离“雪如意”不远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造雪赛道塑型工作接近尾声,这里将迎来冬季两项国际训练周。“我们这儿的特点就是临建多,主要的永久性建筑就是技术楼。”场馆设施经理陈国徽介绍,冬奥会赛后,部分赛道将会保留,预计会开设青少年儿童的冰雪培训、冰雪体验项目;夏季还可以开展马术、山地自行车、户外运动,有望实现冬奥场馆四季运营。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与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情况非常相似,赛道依山势而建,明长城遗址就在跟前,赛后将打造成山地公园和户外的冰上娱乐中心。
远远望去,连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场馆的“冰玉环”被白雪覆盖,自然嵌入周边山体,飘逸夺目。冬奥赛事结束后,“这里还将具备娱乐、演艺、展览等功能。”古杨树场馆群设施经理王敬先还说,张家口冬(残)奥村也有一张赛后发展蓝图,古朴的房屋将会成为滑雪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