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需改善习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29 18:25 语音播报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备受糖尿病的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它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数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糖尿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本刊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连凤梅教授,为您解读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连凤梅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糖尿病并发症需警惕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发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为2型糖尿病。连凤梅教授介绍,1型糖尿病胰岛功能非常差,通常发病较重,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这被称为“三多一少”症状。而2型糖尿病患者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很多患者是通过体检检出。但如果在生活中出现视力模糊、头晕、乏力等症状时,就需要谨慎对待,考虑已患有2型糖尿病,建议尽快就医,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2型糖尿病如果诊断不及时,患者体重会逐渐下降,引起其他并发症。

据了解,糖尿病对身体最大的危害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分为几类:心脑血管病、肾病、眼病、神经系统疾病。连凤梅教授介绍称,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伴随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因此诱发心脑血管病。其次,长期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肾血管、肾小管、肾小球异常,从而诱发肾病。第三,血糖长期在较高的状态下,会损坏眼球静脉血管,常见病变包括虹膜炎、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了。

连凤梅教授介绍说,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疗上,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西药主要起到抗糖的作用,中药通过调理身体的内部生态来辅助治疗。糖尿病是中医所谓的“消渴病”,发病之本为脾气亏损运化不足,主要治疗应“补益络气、健脾运津”,因此中医临床上,多使用津力达颗粒治疗,其组方由人参、苍术、佩兰、仙灵脾、荔枝核、苦参、黄连、黄精、麦冬、葛根、丹参等组成。

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糖尿病并非无法预防。连凤梅教授认为,“管住嘴、迈开腿”是最有效的预防糖尿病方式。糖尿病的发病根本原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肥胖人群。如果经常摄入高脂肪、高糖食品,会造成胰岛素敏感度降低,无法控制血糖,引发糖尿病。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比例高达60%。因此,预防糖尿病,需要进行体重管理。津力达颗粒可调节糖脂代谢,控制体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津力达颗粒能够改善胰岛功能和胰岛抵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改善症状,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的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

此外,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应酬多、缺乏睡眠,这些都是形成糖尿病的潜在危机。生活中应尽量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进行适量运动,可很大程度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021家庭常备药十大品牌评选活动

编辑:李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