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复原”黄金面具的小伙,又造了一座“中国空间站”!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1-05 18:04 语音播报

热点

国家文物局曾为他点赞

三星堆喊他“来上班”

还记得那个曾用15天花20万元

“复原”黄金面具的95后小伙吗?

这次 他又干了一件令人惊叹的事:

用非遗花丝造了一座“中国空间站”!

出于兴趣 他特意学习非遗手艺

这个小伙是网络手工博主才浅

近期他在游览故宫博物院时

被做工精致而繁杂的黄金器皿所折服

他发现大多器皿都运用了一种传统工艺

——“花丝镶嵌”工艺

这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

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于好奇 他特意前往汕头跟随工艺师傅

学习了这门非遗技艺

耗时3个月

终于成功制作出了非遗花丝版“中国空间站”

至于为什么选择制作天宫空间站

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复刻”文物

才浅说

花丝镶嵌工艺是古代工艺的巅峰之一

而天宫空间站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巅峰之一

希望能把这两者结合

从一块金属到花丝工艺品

“中国空间站”如何“炼”成?

从无到有,耗时3个月,纯手工制作

这座花丝镶嵌的“中国空间站”

到底如何“炼”成?

制作过程大揭秘👇

一块金属经过拉丝、搓丝

变成零点几毫米的细丝

再被搓成麻花状

经过切割后

掐成各种形状的细小花纹

经过填丝、焊接

一个个“太阳能板”终于初见雏形

整个过程每一步都非常考验

手艺人的耐心和细心

焊接温度低了焊不上

温度高了就会融化

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

制作过程中 才浅调侃道:

“自从做了花丝镶嵌,

整个人变得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诚邀像我一样的暴躁老哥来试一试花丝镶嵌”

制作好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后

他还用滴胶和夜光粉

为“中国空间站”制作了银河背景板

也许这就是手工艺者的浪漫吧~

500克黄金,15天纯手工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

此前 才浅曾用500克黄金

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

受到广泛关注

通过反复煅烧和捶打

一块长方体金块被锻造成

厚度只有0.4毫米左右的薄片

黄金薄片上 青铜人像

突起的鼻子、镂空的眼睛和云雷状的耳朵

惟妙惟肖

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

曾向他发出邀请

“小伙子,欢迎一起探索文物世界”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

也为他的动手能力点赞

“是一个做文物修复的好苗子”

据悉,才浅虽然上学时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

但做手工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

他说,“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感觉

真的非常奇妙”

网友:每一声回荡 都有历史的回响

许多网友在看过视频后

除了为才浅纯熟的技艺点赞

“为95后点赞!”

还纷纷感叹 “非遗文化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

“这千锤百炼 必有一锤与古人相通”

“每一声回荡 都有历史的回响”

才浅表示“希望用自己的方式

让更多人了解、关注

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手工艺人点赞!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