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7:12
近年来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来自民盟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大兴区体育局副局长李光熙建议,在老旧社区改造中积极装配太阳能公共设施,让老旧小区焕发“绿色”生机。
资料图片。
北京市2022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中提出,2022年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完工100个小区改造工程。李光熙说,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体量大,在改造中装配太阳能供电的绿色智能设施,发挥节能减排、智能服务效能,建设绿色低碳智慧社区意义重大。
李光熙建议,在老旧社区改造工作中可以有多种太阳能设施场景应用。比如太阳能休息亭,在社区口袋公园、健身区安置太阳能休息亭,既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通过休闲亭光伏发电储电装置实现公园照明、应急手机充电等便民功能,还可以安装社区治安监控和一键报警求助等功能,当居民遇到健康、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报警按钮,直接联系社区保安或派出所,集便民生活、治安保障于一体,还有老旧小区屋顶改造过程中也可铺设太阳能板,既解决老旧小区屋顶漏雨问题,还能够用光伏发电供应公共照明。
再比如带太阳能显示屏的垃圾回收箱,通过太阳能供电的显示屏可播放垃圾分类提示、社区重要信息提示、天气预报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精准度,加强精神文明宣传效果。
还有太阳能LED照明设施,利用太阳能LED能耗低、照度高的特性,在社区中混合安置太阳能照明设施,光照条件好太阳能供电充足时,完全依靠太阳能照明系统;在太阳能供电不足时,自动启用市政供电照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