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17:42
天气寒冷,液化气罐点火往往不太“给力”,一些用户于是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近日,在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开展的燃气安全专项执法中,朝阳区金盏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对一例用热水加热液化气罐的行为进行了纠正。
1月10日下午,执法人员在金盏大街进行燃气安全专项检查时,发现一家餐馆将液化气罐放在了热水盆里。店员表示,受气温影响,餐馆的液化气罐的“火力”较小,于是想通过这种办法加大“火力”。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现场制发了责改通知书,并协助餐馆进行了整改。
“这种行为属于在燃气使用过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朝阳区金盏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刘念表示,这家餐馆使用的是正规气源,液化气罐也是正规的钢瓶,但是给液化气罐加热属于十分危险的行为。刘念表示,给液化气罐加热不但容易导致罐体变形,还会加大出气量,导致液化气罐接头与软管衔接处出现气体泄漏。
刘念表示,有的用户为了节约成本,将液化气罐的“底气”用完,经常会晃动液化气罐,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晃动液化气罐也会导致罐体变薄、发生破损。如果是水泥地面,钢瓶与地面摩擦会产生火花,引起爆燃。”
执法人员提示,在正确使用液化气时,还要自觉抵制使用“黑气”。
据了解,一些不法经营者使用劣质钢瓶作为液化气罐,这些劣质钢瓶往往超过了使用有效期,或没有经过检测,相比新瓶和检测过的钢瓶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碰撞和撞击时,发生气体泄漏的几率要大得多。
此外,为了追求暴利,非法液化气中还会充装较为便宜二甲醚气体。这种二甲醚气体会加速阀门垫片腐蚀,造成泄漏,更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人在大量吸入后还会出现麻醉、窒息等症状。
“这些不法经营者非法制售、灌装液化石油气,以次充好、谋取暴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刘念介绍,金盏乡已完成573家液化石油气非居民用户用气环境改造,整改率达100%。经过燃气安全知识的普及,不正确使用液化气的行为已基本绝迹。
为最大限度降低燃气安全事故风险,保障燃气使用秩序平稳有序,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全市城管执法部门集中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执法。据了解,城管执法部门将重点检查燃气非居民用户用气环境不符合标准、用气设备不合规、燃气安防装置未安装或不起作用等存在重大风险的突出隐患,发现问题责令立即整改并依法予以处罚,确保隐患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