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北京》为什么值得一读?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五色土

2022-01-14 16:23 语音播报

深读

近日,首部北京红色打卡地攻略——《走红北京》由北京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集实用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值得喜爱红色文化的读者拥有。对于这本书的特点,来自不同行业的6位人士分别发表了观点。

用好红色资源 讲好北京故事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康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在北京红色热土上,有200多处红色遗址、遗迹及革命纪念设施,是北京红色文化的物态见证。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邀请《北京晚报》五色土编辑部,按照“打卡地攻略”的模式,推出了《走红北京》这本书。

在此,我代表北京出版集团向参与本书策划出版的各界领导、专家、创作者表示由衷感谢,也向广大读者表示问候!希望大家沿着革命先烈足迹,一路“打卡”京华大地的红色遗存,见证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体悟伟大建党精神,汲取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力量!

直观立体的京畿“小红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 张云筝

《走红北京》是一本特色鲜明,把理论寓于实践的学习“小红书”。翻开这本带着墨香的厚重书籍,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革命人物,一件件战胜艰难险阻的事迹,组成了这本可观性十足的教材,它蕴含着很强的理论性、专业性和教育性。这本书精心挑选了北京48个经典红色打卡地,用时间做了一个轴,把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孕育、发展、壮大的艰苦历程展现在大众面前。

这是一本知行合一,内容丰富平实、老少皆宜细读的旅行“小红书”。编辑们集思广益、躬体力行,精心设计了11条路线,并列于前言之后,位置醒目。每一个红色印迹虽在地图上并不起眼,但在党史上却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编辑们对于每个打卡地、每条路线都经过数次考察、认真规划,路线设计得具体、贴心、宜行,让读者非常方便地从中选出适合个性的线路,进行深度红色达人游,特别是给予在京各级党组织活动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参考,以学思践悟,促知行合一。

这是一本直观立体、图文与视频并茂、用二维码扩展容量的信息“小红书”。编辑们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每一个红色打卡地相关的二维码推送给读者,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与红色印迹相关的视频与信息,使本来平面的书本,有了直观立体的感觉。旅行达人们,带着这本小红书,走红北京吧!

探寻红色文化 体验北京魅力

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 贾英廷

新书《走红北京》以北京红色文化为主题,精选了11个京城著名的红色文化板块。从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北京大学红楼和李大钊被捕地遗址,到毛泽东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陶然亭慈悲庵;从北方第一批工人阶级诞生地的二七惨案长辛店旧址,到宋庆龄、茅盾、郭沫若故居;从为新中国奠基的香山革命纪念地,到见证中华民族百年风雨历程的天安门广场……作者以历史记述的方法,用文化诠释信仰,用情怀感知历史,以生动细腻的笔法,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系统简明,生动概括地描写和介绍了京畿红迹的人文内涵、红色遗址及革命纪念设施的各个方面。《北京晚报》五色土编辑部的同仁们,在建党百年之际,把一路追寻革命先烈足迹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编著成一部教科书般的通俗读物,十分难能可贵。

一本弘扬传统文化的书

北京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 刘洋

《走红北京》一书通过串联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可以说是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提供了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走红北京》中介绍了北京李大钊故居、李大钊被捕地遗址和李大钊烈士陵园等几处纪念李大钊同志的重要场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贡献方面,对党史学习和党史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本书还将北京鲁迅博物馆、宋庆龄同志故居和郭沫若故居等名人故居囊括其中,通过这几位20世纪文化名人的人生轨迹和杰出贡献,从一个个侧面、一个个经历、一个个领域、一个个节点展现中华民族共同的追求真理、自强不息、发奋图存的优秀品德。通过名人纪念场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阵地作用,本书展示了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杰出贡献,来追忆近代中国那段“满目疮痍、国将不国”的历史,鼓励读者学习这些名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永不言败、上下求索的民族气节与优秀品格。

一本有关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京报馆(邵飘萍故居)展览大纲主创 依旺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众多新闻报道中,《北京晚报》策划推出的大型主题报道“京畿红迹”,带领读者踏访北京城的红色遗迹,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如今,这些文字跳出报纸,散发着墨香,出版为图书《走红北京》,实为一大快事。这部书访古探幽,作者遍踏京城大街小巷,尽访郊野山川,围绕着点点红色印记,挖掘出段段感人故事,于市井草木、人间烟火中,还原出百年风云中革命先辈们一个个激越鲜活的形象。《走红北京》最能打动我的,是书中故事的主人公们,用生命、用鲜血、用追求反复诠释的“初心”二字。

在南城琉璃厂附近的魏染胡同内,就坐落着邵飘萍人生四十春秋最后两年的工作和生活之所京报馆。《走红北京》一书通过精心梳理,将包括京报馆在内的众多红色遗迹划分区域,有机串联起来。它既是一部有关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也是深入探寻北京文化底蕴的人文地理佳作。

为红色遗存作“导航”

斋堂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副主任 韩民

喜读新书《走红北京——北京红色打卡地攻略》,对北京的红色革命遗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本书对于帮助市民和青少年学生学习党史和地区革命史,无疑会起到导航的作用。

抗战时期,斋堂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在革命老区从事红色文化宣传的教育人,在细细品读《走红北京》对斋堂的详细报道时,依然心情澎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人,按照《走红北京》规划出的红色线路,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地区的革命发展历程,更加清晰地梳理讲解思路,讲好京西革命老区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根脉!


编辑:杨昌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