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30名候选人公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

2022-01-17 17:54 语音播报

热点

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30名正式候选人日前产生,1月17日起,候选人照片和主要事迹在首都文明网(http://www.bjwmb.gov.cn)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以来,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成立“第八届首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在全市组织开展推荐评选活动。

各区、各系统把评选道德模范与选树“北京榜样”紧密结合,广泛动员、层层举荐,共向全市活动组委会推荐261名人选。这些人选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中事迹突出,在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1月23日前,市民群众对候选人情况如有质疑,可向全市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实名书面反映。传真电话:55569528。

首都道德模范30名候选人事迹

助人为乐

刘海鹰

刘海鹰,男,汉族,1964年2月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刘海鹰在2011年创立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他带领基金会专家和志愿者,足迹遍布西藏、青海、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的54个贫困县市,行程超过30万公里,建立了19个脊柱疾病国家级救助中心,先后为6000余名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进行义诊,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他投身慈善事业不要求回报,不计得失,感染和带动了一大批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专家,参与到医疗公益队伍中。他还将获得的各项奖金全部捐献给基金会,累计捐款达100多万元。

刘海鹰荣获全国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等称号。

李锐

李锐,男,汉族,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中心主持人。

李锐是参与创建“北京榜样”品牌的“元老”,采访过数千位榜样人物,在榜样带动下,他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十多年来,他坚持为盲人讲电影和录制有声读物,累计服务残障群体超过10万人次;帮助盲童刘浩解决就学难题,开办个人钢琴演奏会;帮助数十位盲人乐团成员,实现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梦想;他还为夕阳再晨助老服务队、“心目影院”等公益组织义务主持活动百余场。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他带领团队发起“助力冬奥,志愿有我”项目,讲述志愿故事,宣传志愿精神。

李锐荣获北京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京津冀最美慈善义工等称号,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次、中国新闻奖3次。

刘晓宇

刘晓宇,女,汉族,1984年12月生,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安全生产检查队副队长。

刘晓宇是北京红箭应急救援队队员,2021年7月河南暴雨灾害期间,她主动请缨同救援队奔赴河南,前往受灾严重的卫辉市北关村进行救援。北关村积水最深的地方达两米,村里断电一片漆黑,上游单位的污水排下来使水里又臭又粘。村里被困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救援任务异常艰难。刘晓宇挨家挨户地寻找被困村民,年纪大的老人走不动,就背着、扛着,年龄小的孩子没法涉水,就抱着、搂着。救援队昼夜不停,连续作业,帮助1100多名村民安全转移。

刘晓宇荣获北京市应急技术标兵、北京市青年安监卫士·重大活动保障先锋、“北京榜样”周榜等称号。

满春志、白春爱

满春志

白春爱

满春志,男,汉族,1975年6月生,北京公交集团客三分公司第一车队驾驶员;白春爱,女,汉族,1978年2月生,北京公交集团客五分公司第四车队公交乘务员。

满春志、白春爱夫妇原本儿女双全,家庭美满幸福。2019年9月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那天,邻居带着孩子来串门,满春志和1岁多的儿子满玉昂在客厅陪着。客厅屋顶突然坍塌,4人不幸被砸。小玉昂脑外伤严重,陷入昏迷,医生全力救治21天后宣布孩子脑死亡,再也不能醒来了。悲痛万分的夫妇俩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把儿子的所有器官捐献出去,为其他孩子争取更多活下去的机会。小玉昂的器官救活了亟待器官移植的6名小患者。

满春志、白春爱荣获“北京榜样”周榜、通州榜样等称号,白春爱被评为北京副中心魅力女性。

丁捷

丁捷,男,汉族,1977年9月生,中共党员,北京依利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北京市青联常委。

2013年,丁捷联合创办“小丫公益慈善义工服务队”,致力于双手公益、民间公益。他带领志愿者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垃圾分类”活动中,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贡献力量。他投身公益事业,带领小丫公益坚持服务于社会上的孤儿院、敬老院、残障学校、地方福利院,为偏远山区学校捐资助学,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为脑瘫儿童包饺子,“晨光饺子班”成为北京公益志愿者圈里的一段佳话,为平凡而热情的志愿者们,提供一个纯粹的公益平台。

丁捷荣获北京市优秀私营企业者称号。

见义勇为

靳维山

靳维山,男,汉族,1956年3月生,平谷区马昌营镇前芮营村村民。

2021年7月31日18:30左右,马昌营镇前芮营村附近洳河与泃河交汇处的橡胶坝有人落水,时值汛期,河水上涨、水流湍急,下水救人的2名村民也瞬间被卷入漩涡水底,无法自救,情况十分危急。靳维山闻讯后,迅速赶到河边,穿上救生衣跳入水中,用竹竿把把第一名落水者拉上岸。随后,他不顾岸上群众的劝说,冒着体力透支的危险,第二次跳入水中救人,和赶到的消防救援人员一起把落水者救上岸。

靳维山为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

郑小强

郑小强,男,汉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第七支部书记。

2020年7月12日晚上9点左右,红领巾公园里突然人声嘈杂,一个人影正在湖中挣扎,情况万分危急。正在公园陪怀孕妻子散步的郑小强听到呼喊,立刻意识到有人落水了,必须马上救人!尽管天色已黑,湖中情况不明,郑小强只是回头叮嘱了妻子一句,便毅然纵身跳入水中,最终成功将落水女子救上岸。

郑小强荣获全国律协“文化法律服务论坛十大青年领军人物”称号,为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

石东正

石东正,男,汉族,1975年1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宣传中心主任。

2020年10月1日,石东正携带家人自驾到张北草原天路旅游。傍晚,行至桦皮岭到野狐岭65公里下沙坝处时,发现一辆红色的高尔夫轿车,冲出路面,撞断了路边高压电线杆,翻覆在路边的洼地处。车辆冒着白烟,损毁严重,车辆上方不远处,被扯断的高压线仍闪着火花,危及车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石东正不顾个人安危,快速冲到事故现场,将陷入重度昏迷倒悬在车内的当事人从车中拖出。为了给伤者赢得抢救时间,他用自家车疾驰近百公里送医治疗。

石东正荣获抗击“721”特大自然灾害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张北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诚实守信

尚显兰

尚显兰,女,汉族,1960年2月生,中共党员,门头沟区聚兰兴合作社理事长。

尚显兰坚持诚信为本、实心做事,始终不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初心。为推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她主动承接清水镇蜂蜜收购项目,为农民增收打造新平台;结合“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传承为基础,打造台上村的高端文化民宿;在企业遭受非洲猪瘟、新冠疫情冲击时,她抵押房产贷款500万元,按时给合作社社员开支和赔偿客户损失,没有让社员承担一分钱。她给村民们带来了温暖和希望。是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带头人。

尚显兰荣获全国“百名优秀党员”扶贫先锋、全国农民合作社明星理事长、首都巾帼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张冰

张冰,女,汉族,1981年7月生,北京科宇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冰讲政治顾大局,在新发地疫情防控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有效发挥了律师的重要作用。她为丰台区重点工程抢进度、化矛盾、解难题,主动服务宛平城解危项目,力促40余户被解危人搬迁腾退。她主动服务丰台区委政法委重要案件处置,参与并选派律师及时跟进南苑乡重点村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她深入调研,主动研判五里店重点整治工程,向国企研提法律意见,做到复杂的难题不推脱,艰巨的任务不退缩,迎难而上。

张冰荣获全国优秀律师、北京市优秀律师、北京市律师行业委员会“党建之友”等称号。

张博文

张博文,男,汉族,2000年3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生。

张博文自幼因病失明,却身残志坚,刻苦训练,年仅14岁就被授予国家一级残疾人运动员称号,曾多次入选国家队,参加多个全国乃至国际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用他坚韧不拔的毅力鼓舞着大家,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他人树立榜样,时刻为祖国为人民,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树立榜样。多次在全国残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并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

张博文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北京青年榜样等称号,获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全国残运会多枚奖牌。

滕富民

滕富民,男,汉族,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系统保障部部长。

针对交易中心业务范围广、交易种类复杂、监管部门多等特点,滕富民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率先在全国构建“三分立”的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平台,该平台入选2019年度“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创新成果”,被列入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他作为全市招投标营商环境工作组核心人员,积极与监管部门研究政策,简化招投标流程,实践新监管模式,大幅缩短招投标周期、提高招投标效率,切实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北京市2019年、2020年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取得综合排名第一、“招标投标”指标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做出了积极贡献。

敬业奉献

未晓朋

未晓朋,男,汉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部焊接队长。

从2004年开启焊接生涯那一刻,未晓朋就定下决心,要把焊接手艺学好学精。通过勤学苦练,他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起弧手法,能满足立焊、横焊等不同要求,并在国际焊接技能大赛钨极氩弧焊中一举夺魁。常年的焊接工作,导致他眼睛流泪,皮肤脱落,但他从没想过放弃。在承担福清核电项目1、2、3号机组穹顶喷淋系统管道焊接安装任务时,穹顶最高温度达摄氏50多度,焊接难度极大,但未晓朋依旧坚守岗位,所有焊口一次性合格率100%。

未晓朋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北京榜样”提名奖、河北省“军工大工匠”等称号,被授予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名录。

伊然

伊然,女,蒙古族,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在龙泽苑社区这个大家庭,伊然始终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家人。她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广泛服务社区妇女儿童,构建和睦和美社区;搭建“社区议事厅”,创新“伊然团队工作法”,协调解决居民提出的12345诉求,解决率、满意率达到100%;培育“熟人文化”、家园意识,每年组织“回天有我”活动近百场,近3万人次参与。这些,让居民们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大家都称她是龙泽的“女儿”。

伊然荣获“北京榜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民政榜样、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称号。

闫卓

闫卓,女,汉族,1992年4月生,北京市残疾人体培中心轮椅冰壶运动员。

闫卓出生时被查出患有脊柱裂,终生无法行走,但她积极乐观、勇敢面对,通过选拔加入北京轮椅射箭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转入冬季项目后,面对全新挑战,她刻苦顽强,常常在冰场上一练就是半天,为不影响训练,她控制饮水,甚至憋尿训练,导致严重的肾积水,但支架手术后一周,她就带着尿管重返冰场。2019年,她作为国家队中唯一的女将参加苏格兰世锦赛,勇夺金牌。现在,闫卓正备战冬残奥会,期待为祖国赢得更多荣誉。

闫卓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大兴榜样等称号,获轮椅冰壶世锦赛冠军、全国残运会冠军等。

罗其花

罗其花,女,汉族,1982年8月生,中共党员,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罗其花博士毕业后,放弃出国深造和去科研院所工作的机会,扎根密云深山僻壤十余年,从事养蜂技术推广。她率先在推出“蜂业气象指数保险”,筹建全国第一个区县级种源中心,成功选育出适合北京地区饲养的“密云一号”高产蜜王和“密云二号”高产浆王,蜂蜜产量提高20%以上,帮助蜂农实现年增收近400万元。密云区养蜂规模从2011年的4.7万群发展到2021年12.35万群,蜂农由662户增长到2144户,养蜂脱低模式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

罗其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榜样”提名奖、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姬莉莉

姬莉莉,女,汉族,1981年6月生,中共党员,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科长。

2003年,姬莉莉来到怀柔区疾控中心后,就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新冠疫情爆发,姬莉莉尚处在甲状腺癌的恢复期,面对全区数以万计的核酸检测标本,她带领同志们连续奋战,连原本计划好的体检复查也一拖再拖。从样本打开,到提取核酸,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一次检测流程就需要5-6个小时。长时间穿戴厚重的防护装备,她脸上布满深深的勒痕,手上长了湿疹,但她依然冲锋在前。姬莉莉和同事们共同努力,有效阻止了次生疫情的扩散传播,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室支持。

姬莉莉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刘琛

刘琛,女,汉族,1971年7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刘琛发挥专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为40余个国家代表团作报告。疫情防控期间,她主动发声,积极在国内外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她围绕“新文科”建设,提出培养“爱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智慧”的新型国际化人才理念,任QS世界大学排名国际评委,主持完成北京市国际化人才教改项目,出版《全球化:英语教学系列教材》。她教学成果显著,指导学生获多项国内外荣誉,多次获教学优秀奖,课程评估获100分好成绩。她学术成果厚重,出版专著5部,中英文论文近百篇。

刘琛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北京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等称号,被授予北京三八红旗奖章。

杨晓欧

杨晓欧,男,汉族,1973年8月生,农工党党员,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王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副主任医师。

杨晓欧从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20余年,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辖区签约居民的信任和称赞。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主动报名驰援武汉,坚守70余天,指导当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成员,还参与指导北京丰台新发地、黑龙江绥化、江苏南京、甘肃兰州等地新冠疫情处置工作,为当地及时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了保障。

杨晓欧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北京市最美家医提名奖等称号,获北京优秀医师奖。

李强

李强,男,汉族,1977年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德外派出所新外大街北社区民警。

西城区德外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治安复杂,案件频发,曾经是全市“挂牌”的治安乱点。作为夜巡队长,李强以忘我的奋斗精神,忠诚担当,无私奉献,带领30多名安保人员,每天从晚上十点到次日早上8点,在德胜门地区巡逻,特别在庆祝建党百年、筹办冬奥等重大活动期间,他连续1000多天从无间断,被居民称为“德胜守夜人”,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作为社区民警兼职党支部副书记,李强还参与社区排查隐患、调解纠纷、宣传走访等,成为居民贴心人。

李强荣获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西城区政法楷模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鲍硕

鲍硕,女,汉族,1992年8月生,中共党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

鲍硕作为主管调度,负责首次火星探测及嫦娥五号任务。面对两项“国字号”重大任务,她倒排飞控准备计划、加强状态管控、组织完成百余次联调联试,确保任务准备进展顺利。嫦娥五号月面采样封装时间紧、任务重,她组织梳理判断点并开展专项演练,月面工作过程中,她连续在岗33小时不眠不休,组织发送指令2000余条,调度用语近万句,无一错漏,比预定时间提早近7小时完成全部任务,并控制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鲍硕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称号。

张进刚

张进刚,男,汉族,1961年5月生,中共党员,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进刚担任村书记以来,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领群众把“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发展为京郊旅游“新热点”。他带领群众把闲散土地流转起来、把闲置资产经营起来、把全村人组织起来,持续荒山造林3000多亩,开发打造“坡峰岭”旅游景区,创办成立“北京幽岚山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坡坡寨”“姥姥家”等40个高端民宿产业,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100%解决村民就业,集体旅游产业综合总收入2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0余元。

张进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农村高级实用人才等称号,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康柏利

康柏利,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10月生,延庆区第一职业学校汽车工程系副主任。

康柏利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时代重任,自2006年起,先后四次到新疆和田地区援疆支教累计6年之久。他协助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墨玉县职业学校、和田技师学院开展职业教育规划建设、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任务,在教育战线做出了显著成绩。首次援疆,他为和田地区培训了千余名教师;第二次,他输送300多学生来延庆专业培训;第三次,他建起3个实训室将学校职教引入正轨;第四次,他促成150多名专业师资赴京培训,协助和田技师学院撰写了3万余字的提升方案。

康柏利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北京榜样”提名奖、北京市优秀援疆教师等称号。

蔡瑞

蔡瑞,男,汉族,1984年7月生,中共党员,天安门地区消防救援支队故宫特勤站政治指导员,一级指挥员。

蔡瑞先后参与处置了“4.20”怀柔区黄金冶炼厂氰化氢泄露、“3.31”石景山衙门口液化石油气槽罐车泄露等3000余次灭火救援战斗,完成历年全国两会、“9.3阅兵”、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等近千余场次重大安保任务。他带头改装可冲撞消防吉普车,创新反恐处突五套操法,组建古建筑灭火专业队,将故宫划分成十大保护区域,对8728间殿宇宫室、168个消火栓以及3100多个灭火器逐一调研,对55座单体保护建筑量身制作了预案,创造了半个世纪“零火灾”的消防奇迹。

蔡瑞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被评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一级英模,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毛婷

毛婷,女,汉族,1980年4月生,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质控信息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毛婷从事食品安全一线技术保障工作1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围绕保障公众饮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拼搏奉献、奋发有为,为确保首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始终心系“国之大者”,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完成好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在推动首都新发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实践中书写对党的绝对忠诚。

毛婷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北京市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王建生

王建生,男,汉族,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北方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出租车驾驶员。

王建生在出租汽车驾驶员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始终不忘初心,恪尽职守,甘愿奉献,优质服务,在工作中总结出“3、4、5运营服务法”,还是在实际运营中总结和提炼出了“生态驾驶五步法”并在北京出租汽车行业推广。他创下的47万人次的运营服务,39本、300多万字的运营日记,安全行驶2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5圈)无违章、无违纪、无投诉、无遗失物品的记录,至今无人能打破,成为了职业道德的典范。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中,他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说出了全国出租车司机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心。

王建生荣获全国交通驾驶服务技术能手、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榜样·京城的哥”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马恒祥

马恒祥,男,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瞻仰接待处处长、党支部书记。

马恒祥扎根毛主席纪念堂工作20多年,作为年均接待700多万人次的纪念堂管理者,马恒祥潜心研究接待规律形成一整套制度,组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提供轮椅推送、医疗救护等人性化服务;在外事接待上与涉外部门密切协作得到各国元首赞扬。纪念堂大修改造,他与施工方在高温下共同奋战;疫情期间他实施预约系统升级确保安全有序。

马恒祥荣获中央办公厅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北京榜样”提名奖等称号。

孝老爱亲

李蕊

李蕊,女,汉族,198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丰台区人民法院方庄人民法庭副庭长。

李蕊与丈夫同心同德、互相支撑,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参加居住社区的人员查控、信息登记、卫生消毒、安全知识宣讲等工作。创作演唱抗疫歌曲《经风沐雨更坚强》,获人民网人民视频和学习强国发布,在全国引发广泛影响。一家三口参与了北京电视台元宵特别节目的录制,共同演唱歌曲《国家》,抒发了支持抗疫、爱国爱家的真挚情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夫妇二人重言传、行身教,孝敬老人,家庭和睦,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李蕊以实际行动为“小家”筑和美,为“大家”谋和谐,为“国家”做贡献。

李蕊所在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首都最美家庭。

霍淑凤

霍淑凤,女,1957年3月生,中共预备党员,西城区白纸坊街道菜园街社区居民。

她的公婆去世后,留下一个智障的哥哥,为了让他们放心,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智障的大伯哥。残疾哥哥今年已经72岁了,他连平时最起码的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她手把手教他刷牙、洗脸、吃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料他。在把智障大伯哥照顾好的同时,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且多次无偿献血,至今已无偿献血12900毫升。她让一个有着残疾人的家庭过得有滋有味,让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霍淑凤荣获“北京榜样”提名奖、北京市万名孝星等称号,被授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首都最美家庭。

王友

王友,男,1947年10月生,汉族,通州区永乐店镇德仁务后街村村民。

1976年,王友与妻子赵万香结婚并育有一对儿女,婚后不久妻子患精神分裂症,王友选择坚强担当,一人扛起了照顾妻子的重担。可就在女儿初中毕业后,更大的不幸又降临到这个家庭,女儿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妻女的病说犯就犯,稍不顺心就骂人、打人、摔东西、离家出走,但他一点儿也不嫌弃,每次妻子、女儿发病时,他都寸步不离,轻声细语地安抚她们,直到她们的情绪稳定下来。40年弹指一挥间,王友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变成了满头银发的老者。无须承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用一生的时光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吃的是苦,给妻子和儿女的却是甜和人生大爱。

王友荣获“北京榜样”周榜、“通州榜样”提名奖等称号。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