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8 19:22
“非常感谢,我会珍惜这份来自北京冬奥村的特别礼物。”1月25日,国际奥委会委员胡安·安东尼奥·小萨马兰奇在参观北京冬奥村时收到了一份充满吉祥寓意的礼物——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火绘葫芦技艺绘制的葫芦艺术品。葫芦寓意圆满,葫芦上的兰花图寓意春天即将到来,而这件吉祥礼物的设计制作者是顺义区龙湾屯镇丁甲庄村土生土长的农家人牛成果。他和乡亲们的近千件作品送进了北京和延庆冬奥村的运动员公寓。
今年春节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北京市文旅局组织开展了“北京2022”京城迎冬奥、非遗贺新春——非遗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将300件(组)非遗精品送入北京冬奥村、延庆冬奥村和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进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牛成果创作的一组梅兰竹菊图案火绘葫芦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10月,大女儿看到征集作品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告诉我,我就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创作奥运主题火绘葫芦的经验,确定了花中四君子题材,分别代表坚毅、英勇、自强、进取的奥运精神,和高洁、雅致、虚心、淡泊的人文品质。”牛成果说,火绘葫芦技艺是用高温让葫芦器表皮碳化、借助碳化的浓淡粗细完成画面的手法。作为这门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自己在保留前辈手法基础上,更多融合了国画、篆刻、书法、淡彩等多种元素。之后,以牛成果为核心的10余名非遗传承人队伍历时2个月,共创作了近1000个大中小号的作品,除了送入北京冬奥村内“文化中国”展厅,还送入了北京和延庆冬奥村的运动员公寓,将吉祥和祝福送到运动员身边。
能够以这样的形式参与冬奥,牛成果高兴之余,更觉得感恩。“我感谢党和国家,也感谢信任我的那些乡亲。”正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他和乡亲们一起组建了北京吉祥八宝葫芦手工艺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当初我发挥所长火绘葫芦,不仅圆了我的艺术梦,也让家里的日子红火起来。那时候,镇里的领导就鼓励我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牛成果曾经当过兵,骨子里有挥不去的家国情怀,再加上葫芦艺术品市场渐好,订单忙不过来。2009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怀里揣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挨家挨户沟通,牵头带着68户乡亲成立了这个葫芦合作社。
“我家收入的改善就是最好的说服力,大家愿意一起干,我就更得对大家负责。”牛成果说,他请来大学里的专家教授种植技术,深入研究文化品市场,推陈出新。如今合作社拥有龙湾屯和周边乡镇约300户成员,其中还有30%是残疾人。他们中大部分是葫芦种植者,小部分从事火绘技艺并形成非遗人才梯队,大家一起吃上“文化饭”,一起实现了脱低增收。如今合作社形成种植、加工、艺术生产和销售一条龙,葫芦远销东南亚,社员实现人均增收18000元,残疾人增收6800元。
“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上,我主张放下夹板,也就是不讲究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大家都来学才能让技艺真的流传下去。”牛成果说,火绘葫芦的技艺不仅在合作社里公开教学,而且向社会宣传。2019年,他响应顺义区号召前往该区对口帮扶的张家口沽源县魏华营村,帮助当地村民建立起葫芦种植和加工的农民合作社。当被问及怕不怕培养出自己的竞争者,牛成果说,“我没这么想过。”他甚至还带领合作社成员创办了北京葫芦艺庄园,通过观光农业的方式向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普及相关知识。2020年尽管疫情反复,可庄园还是克服困难组织开展70多场、15000多人次参与的各类普及活动。其中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非遗文化传承实践教育活动就有21场,参与者达5000多人次。
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乡村致富带头人,入选2021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名单……如今的牛成果有荣誉加身,可他说,自己还是那个和葫芦打了40年交道的农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