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摘“星”啦!致敬了不起的“摘星”人!
河南疾控

2022-01-29 07:29 语音播报

热点

1月29日0时起,

郑州中风险地区全部清零!

全域转为低风险!

行程码自动摘星!

(来源:“私家车999”微信公众号)

现在!立刻!马上!迅速!

打开自己的行程码!

/哥儿几个,走着吧/

别只顾着自己开心了

速速转发

分享这个喜讯!

“想~摘下星星给你”

我们做到了!!

(来源:金水发布)

今天,小伙伴都沸腾了

朋友圈已经刷屏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分享这个好消息

感谢这座城市每一位“摘星人”

致敬了不起的摘星人

这年的河南额外忙碌,先后经历了三次规模较大、特征各异、挑战现行防控措施的新冠疫情。这年的疾控人也过得不平凡,从暴雨过后防控重大传染病的忙碌,到迎战郑州新冠疫情后的反思;从战胜荥阳疫情后的自豪,到直面郑许安洛疫情的坚毅。河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全体职工迎难而上、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开展风险研判、主导现场处置,越是困难时刻,越有夜以继日的斗志,越到紧要关头,越能舍生忘死得拼搏。

小身板,大能量,“铁娘子”专打硬仗

在单位,大家都说她是“小铁人”,惊叹她瘦瘦小小的身躯中怎么会有那么大能量。郑州7.30疫情发生后,潘静静第一时间赶赴郑州六院,后转到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11.02荥阳疫情,她坐镇荥阳疫情外溢风险最高的新密;本轮疫情,又是先到郑州,后赴安阳,她专挑硬骨头啃,哪里疫情防控难度大,她就一定在。在前线不分昼夜的连续工作,她还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坐着睡觉。

在家里,她是两个儿女的母亲,疫情时期,每天晚上女儿都会给她发微信说“妈妈晚安”,而她却没有多少时间陪女儿,甚至连通过视频辅导女儿写作业都很少,因此,她总觉得自己不是称职的母亲。本次安阳疫情期间,公公重病垂危,身处一线的她,不能回去照料,承受内心煎熬的同时,以莫大的毅力,继续投身到抗疫工作中。

(潘静静在安阳疫情防控指挥部)

人倒心不倒,躺着办公的流病科长

抗疫整两年,白发缕缕披满肩;

通宵数十晚,浓眉大眼镶黑圈;

工作二十载,腰椎间盘突出加黏连。

这就是王海峰同志的真实写照,二十年来工作兢兢业业,疫情肆虐时,他又扛起了抗击新冠的大旗。

战洛阳、督郑州、援许昌、心系安阳…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疫情不散,他坚决不退。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也成功引起了海峰同志腰椎的注意,“它”也不甘落后,突出自我,展现腰椎风采,结果海峰同志就“倒下了”。

但是,他人倒心不倒,腰歇人不歇,经过简单的手术治疗处理,没有多停一天,他硬撑着又回到了单位,每日躺在椅子上继续疯狂工作,数据分析、疫情研判、风险评估……始终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手术后躺着办公的王海峰)

以单位为家的“工作狂人”

她有两个家,一个家在单位,有她热爱的工作,另一个家有她亲爱的家人。

她先后参加了郑州疫情、禹州疫情的阻击战,9月份又支援福建省抗疫。本轮疫情发生后,她以单位为家,每天睡觉3-4个小时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多天。

大嗓门是她的特色,工作狂人是她的作风,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这种热情也感染着我们,一同努力工作。

她身体力行的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就是叶莹,河南省疾控中心现场流调与疫情分析组副组长。

(叶莹在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舍小家顾大家,新人也有大担当

于铭洋作为科室最小的一个同志,2021年10月份刚刚入职就迅速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1102荥阳疫情中,他主动参与到疫情的分析与研判工作中;

12月22日沈丘疫情,他第一时间深入周口沈丘处置疫情;

12月28日郑州出现河南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病例后,他又前往机场、定点医院及隔离酒店进行现场调查工作;

郑禹疫情出现后,他更是在1月2日就第一批赶赴禹州快速投入战斗;

随着禹州疫情态势好转,1月18日他又辗转安阳接受新的任务……

在疫情处置过程中,他身先士卒深入村庄,挨家挨户上门排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收集汇总分析病例核心信息、流调报告、密接排查等种种信息,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最新数据。疫情初始至今,他已经奋战在岗位多个日夜,甚至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为疫情的快速消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繁忙的工作背后是不为人知的故事,铭洋同志还有一个4个月的女儿在驻马店的家里,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但由于工作原因,他已经将近2个月没能见到女儿,疫情期间,女儿因咳嗽肺炎腹泻住院,铭洋身在疫情防控一线,却不能照顾和陪伴孩子,作为父亲和丈夫,铭洋满是心疼和愧疚地说:疫情防控是他的岗位职责,疫情面前更应站在前面,只有守好第一道防线,才能保护亲人。孩子长大后,她也一定会支持他的抉择。

(潘静静和于铭洋在安阳)

日夜坚守追踪,疫魔无处可藏

疫情肆虐已两年有余,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对决,是一场比拼耐力和信念的“生死之战”,没有退路可言。

满打满算,范威同志工作才两年零三个月,其中两年的时间都在抗疫前线。

两个年头,很短也很长,河南疫情大大小小数十起,每次都有他的身影,渺小而坚定。

因为疫情,他曾过家门而不入;

因为疫情,他婚期一推再推;

因为疫情,两年春节他都毅然选择坚守,今年春节,依然要在岗位上度过……

家人的陪伴于他而言是一种奢念,孤身一人工作在郑州,面对父母亲人,他常在想念,却总是无奈。

疫情期间,通宵达旦好似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晚睡早起已是生活常态,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同事们都发自内心的心疼,但他总是说还行,还能再坚持一下。

(范威在上班的路上)

幕后尖兵,甘于无名

和这两年入职的其他同事一样,新冠疫情让李亚飞真正见识到了传染病的厉害,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毕业后毅然选择投身于家乡的公共卫生事业当中。

他是一名幕后兵,新冠期间做数据收集、整理,风险评估和疫情分析报告撰写,每个报告涉及上百个数据,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出错一次就多审核一遍,疫情到最后,每个报告都要自己审核6遍以上。

下班返程隐约听到鸡鸣,上班依然还是天黑,已成为他疫情时期的生活常态。连轴转的工作,让他没有多余时间去准备即将到来的婚礼,所有的筹备工作都交给了他的爱人,虽然也会收到家人的埋怨,但从未有过责备。

他们仅是全省疾控系统的几个代表,也是千千万万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贡献,凭着一腔热血,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地辛勤付出,舍小家,顾大家,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白衣执甲、逆行而上,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是他们的庄严承诺;青丝变白发、稚颜生沟壑,是他们对工作的诠释。

2021年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疾控人拖住疲惫的身心坚定的走了过来,战胜了一波又一波的疫情,保障人民回归正常平静的生活。

2022年,他们会更加坚定信心、提高能力,积极投身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没有比脚更远的路,他们坚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大年二十七夜,郑州摘“星”辰!

相信,许昌安阳也将相继“摘星”

人心齐 新冠移 河南吉!

河南疫散 新春平安!

和疾控人并肩作战的

还有临床医护、社区工作者、志愿者

以及每一位全力配合的你

致敬了不起的“摘星”人!

疫散人安,再无人间不值得

火锅值得,奶茶值得,你值得

愿你和你爱的人

万事如意,团团圆圆

河南省疾控中心再次提醒您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请大家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护意识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不要存侥幸心理,记住危险源于大意

坚持科学配戴口罩

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尽早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满6个月后积极接种加强针

尽量避免感染的风险

就是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让我们携手同行、齐心协力

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早日迎来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