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 20:50
还有24小时,北京冬奥会即将正式拉开序幕。
场馆建设是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空视角看奥运,北京日报客户端联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邀您用“卫星之眼”见证场馆建设加速度,从60万米高空看冬奥的别样景色。
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完成。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感慨,尽管面对疫情的挑战,北京冬奥筹办工作进展十分平稳顺利,“几乎是一个奇迹”。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2015年-2021年间,新增了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左上角被黄框圈出的椭圆形,就是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它与鸟巢、水立方等共同构成了中国新时代的体育地标。
通过从延庆海陀山赛区提取的影像可以清楚地看出,申奥成功后,赛区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60万米的高空俯瞰小海陀山,被称为“雪飞燕”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蜿蜒的雪道好像7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流淌;而山脚下,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则仿佛一条巨龙盘踞。
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正呈现在人们眼前:2019年12月,首钢北京园区内的滑雪大跳台完工,它是北京冬奥会唯一在市区内的雪上项目举办地,也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崇礼,北京冬奥会将在这里产生8块金牌,场馆顶部与底部落差超过160米,因其形似如意而得名“雪如意”;2022年1月4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MMC)正式启用,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0余名媒体记者已齐聚这里,将冬奥盛况完美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北京冬奥会擦亮“冰雪招牌”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终将实现大众共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