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开幕式前,北京交管局启动“1+1”交通保障模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安然

2022-02-04 23:53 语音播报

热点

2月4日下午4点,朝阳交通支队民警郭企鹏已在北四环辅路北辰西桥下的岗位上执勤了近两个小时,不远处,向着奥林匹克中心区方向的交通管制已经开始,他和同事们的疏导工作逐渐繁重起来。冬奥会开幕式之前,北京交管部门启动“1+1”一体化交通保障模式,在涉及开幕式的交通管制路段的相邻路段,增设疏导岗位,实施远端分流,力争让赛会交通和社会交通和谐运转,在保证赛会交通万无一失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

“马上要开始管制的时候,我们在远端先尽量让无专用车证的社会车绕行,否则开进去,碰到管制,再绕出来,费时费力。”  郭企鹏对记者说。记者发现,远端疏导开始后,工作相当顺利,司机们看到交警的疏导手势后,纷纷左右转弯,偶有司机会问一句“怎么现在就管制”,得到“远端疏导”的回答后,也升起车窗,按指引方向开走。

“管制范围的居民,提前都获发了车证,不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郭企鹏讲,开幕式之前,交管部门投入的警力更多了,“老百姓肯定会有一些不便,但是我们已经在竭尽所能,尽量让大家的正常生活少受一点影响。好在现在的车流量比平时小一些,绕个远路,一般也不会碰到太严重的堵车。”

记者从市交管局了解到,交管部门近期根据冬奥交通保障需求,为了提升奥运专用道的可识认性,再次增加冬奥标志569面,累计施划、复划各类标线22.8万平方米,设置冬奥标志超1000面,保证了奥运车辆运行路线各类交通设施的齐全有效。

此次启动的赛事交通与社会交通“1+1”一体化交通保障模式,主要内容是及时发布交通引导信息,科学编排、规划奥运车辆发车时间、行驶路线,加大环路、主干道、联络线等道路节点的维护力度,在确保奥运车辆安全准点抵离的同时,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一方面全力保障赛会交通万无一失,同时保障社会交通和谐运转。一旦发生闭环车辆事故,则由专业的事故民警进行远程处置,防范疫情风险。

赛事进行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交管部门将加大警力投入,重点加密34个场馆、60处驻地周边、65条主要冬奥相关道路以及冬奥道路网络的巡逻频次、巡逻密度,强化定点疏导和巡逻控制,确保警力和措施到位。同时,与扫雪铲冰责任单位对接沟通,建立层级联系机制,全力保障铲冰除雪车辆安全通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