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11:09
在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应邀于二月初访问中国期间,两国政府达成了一些重要协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其中,中方再次明确强调:“中方重申支持阿方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上完全行使主权的要求,以及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尽快重启谈判,以期和平解决争端”。
阿根廷民众在马岛战争牺牲将士纪念碑前拜谒,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阿根廷将士。(资料图)新华社发
声明发表后,英国方面表示不满,还要求中国“尊重主权”。
长期来,就中国政府关于马岛归属的立场问题,国内国外多有议论,莫衷一是。有些人认为,中国采取的立场是基于与阿根廷的友好关系,还有人以为是中国在香港问题上对英国的“报复”,也有人用此批评中国政府的决策“错误”,是“臭招”,多种说法,不一而足。
应该明确,中国的这个立场是一贯的,多年来曾经于各种不同的场合多次反复重申,是基于历史,基于支持正义,并非是考虑中国和阿根廷的关系程度。
毫无疑问,政策体现感情,但感情不能代替政策。外交关系的好坏,决定双方交往与合作的水平,会对一些问题的决定产生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也反映感情的好坏。政策必须是在历史、法律和公正的原则基础上,不能只从“感情”出发,更不能朝三暮四,因为感情的好坏随意改变。
马岛位于南大西洋,离阿根廷很近,而且在历史上首先为阿根廷人发现,只不过是由于历史的变迁,英国凭借武力,侵占了这些岛屿,并向那里移民,完全是殖民地行为,故而被联合国的决议呼吁双方进行和平谈判,使之“非殖民地化”。
中国政府尊重历史,支持正义,从多年前就明确表态并反复重申,支持阿根廷政府关于在该问题上完全行使主权的正义要求,因为历史证明,该群岛的主权归于阿根廷。拉美和加勒比各国对此都一致认可,还在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为马岛动用武力之时共同给予阿根廷以声援和支持,并非出于都在同一个地区的“近邻”缘由。
根据中国政府的这一原则立场,我在1997年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庆祝香港主权回归的集会上,曾经希望阿根廷也能得以完全行使对马岛的主权。
事实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正确、透明、坚定、始终如一,弘扬的是正义,坚持的是争取非殖民地化,合理合法。英国对中国立场表示的“不满”,还有其顽固拒绝与阿根廷进行和平谈判的行为,实际上都应该是“心虚”的证明,是“强权”行为的再现。
再有,英国要别人“尊重主权”,应该自己先照照镜子,因为如果英国真的尊重别人的主权,就不会有“日不落帝国”,今天就不必到南海向中国耀武扬威。还有,关于马岛的主权,也就应该放心大胆地去同阿根廷和平商谈,无需如此一味拒绝。
2020年6月,我曾撰文写过关于马岛的位置、组成及阿根廷对之管辖的历史,题目为《阿根廷的诉求应该得到尊重》,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作者是中国驻阿根廷前任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