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坚守献温暖
2022年春节,万家灯火团圆时,北京市社会建设和民政系统有一群“守岗人”,他们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为民服务,舍小家顾大家,温暖千万家。照顾“一老一小”,做好疫情防控、平安巡逻……他们迈着不停歇的脚步,过着“不打烊”的春节,提供“不打折”的服务,以实际行动书写社会建设和民政人的坚守与温暖。
倾心守护 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美好日子
但人生无常也会有人离开
每年此时总有一群特殊岗位的坚守者
他们通过抚慰人心的服务
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他们便是殡葬工作者
工作人员接受逝者家属电话咨询
2022年春节,八宝山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已连续3年“就地过年”。除夕当天,殡仪馆的告别服务大厅、汽车队、火化室、业务接待洽谈室等都有工作人员坚守在岗位上。
“今天是除夕,和平时没什么不一样,就是感觉路上车少了。”当天早上8点多,汽车队的遗体接运员赵晓萌刚结束一单接运遗体业务,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整理殡仪车,因为他马上又要去医院接运遗体。虽然忙碌,但赵晓萌全程一丝不苟,他说:“我们对每一具遗体都抱着尊重的态度,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同样的忙碌也展现在业务接待洽谈室内,工作人员正忙着接打电话,范明欣是除夕在岗的一名业务接洽员,她耐心地为逝者家属解答殡仪服务流程,指导家属选择服务,让他们办丧不迷茫。除夕当天业务接待洽谈室安排了3名员工在岗,开展电话咨询及部分预定的业务洽谈,保障服务专业、细致。
“除夕是个阖家团聚的日子,但我们很多工作人员选择坚守岗位,整个馆上岗的职工占70%以上。”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静说,“殡葬是社会工作和民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为了保证首都群众能够享受专业的服务,我们愿意舍小我为大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八宝山殡仪馆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占影表示,春节期间,殡仪馆工作人员依然选择坚守岗位,用最贴心、最细致、最专业的殡仪服务,守护逝者走好最后一程,做好生命最后的摆渡人。
他们用赤诚之心
把冰冷的事情变得温暖
服务祭扫群众 站好每一班岗
每年除夕对很多人来说
是一切都准备妥当的一天
大家在家包饺子、贴对联
等着晚上的除夕守岁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人群
他们依然坚守在特殊的岗位上
工作人员为前来祭扫的市民进行登记
除夕当天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员全员早上6点准时到岗,因为这天是节前的最后一个祭扫高峰,大家早早到岗做好准备工作,保障家属祭扫能够平安顺利进行。
“两块白色毛巾、一捧鲜花,还有这个,逝者生前喜欢喝茶,所以我们准备了一小盖碗儿茶……”八宝山革命公墓工作人员李跃峥一边准备着祭扫物品,一边介绍道。她表示,每年除夕都会有很多家属前来祭扫,所以他们会比往常更早到岗,有些家属不能前来祭祀也会通过电话请工作人员代为祭扫。李跃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已经工作了17年,工作这些年,她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2020年,她在第十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墓管理员职业竞赛上拿下三等奖,这份荣誉让她工作起来更有动力。
当问起除夕依然要上班的感受,李跃峥笑着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觉得没什么。而且每次听到家属的一声谢谢,一个肯定,我都会感到很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朱瀚文是一名“95后”,毕业于北京民政学院,学的是殡葬技术服务管理专业,之前在八宝山殡仪馆工作,去年9月来到革命公墓担任红色讲解员。春节期间政德教育基地暂不对外开放,他就和同事们一起参与到代祭扫服务中,同时做好革命公墓的疫情防控工作。除夕这天,忙碌的他还来到革命先烈们的墓前祭拜,以表敬意。“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除夕和平日没有什么区别,站好每一班岗,保障革命公墓疫情防控‘零输入、零感染、零发生’,是我的职责。”朱瀚文说。
除夕祭扫忙,各方面的服务保障也要跟上。疫情防控不放松,不论是大门口还是骨灰纪念堂的门口,都比平时增加了更多的人力来保障家属完成扫码测温登记的流程;考虑到最近鲜花的需求量较大,公墓提前几天就充足备货,保障供应;春节期间咨询问题多,办公室里24小时有人值守随时为家属答疑解惑……
在这团聚祥和的氛围里
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忙碌着 奉献着
文字 / 图片:《北京社区报》记者 傅子彦 王晓霞
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