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 睡不着又睡不醒 怎么摆脱假期综合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2-11 21:17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进入
健康
看更多
+ 订阅

春节长假刚过,不少上班族一边喊着“开工大吉”,一边忍不住哈欠连连。为什么假期中天天睡懒觉、睡眠时间明明比平时长了许多,人却感觉没有休息过来,无法精神饱满地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呢?北京晚报《健康周刊》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赵晓东,一起聊聊改善睡眠问题的关键和诀窍。

长假后失眠是作息不规律惹的祸

春节长假中,很多人晚上不睡,熬夜通宵玩乐,早上起不来,一觉睡到中午,虽然睡眠时间足够多了,但由于昼夜节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钟的紊乱,不但没有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还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其原因在于人体机能靠生物钟来调节,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如果在该睡觉的时间里没有睡觉,光靠白天补觉是补不回来的。例如,晚上9点—11点是免疫系统运作的时段,免疫力较弱的儿童最好在9点前入睡,而成年人则需在11点前睡觉。

中医讲“人卧则血归肝”,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最为兴盛的时段,如果人在晚上11点后依旧处于兴奋状态,各个脏腑的血液无法及时到达肝脏,那么会对肝脏的排毒工作造成影响,还可能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同时,对于休长假、值夜班、跨时区等频繁改变生物钟的行为,大脑无法快速适应和习惯,也会引起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

偶尔的、短时间的睡眠障碍并不可怕,但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及时调整生活作息,让生物钟回到正轨。

失眠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此外还有鼾症、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症、梦游症、时差综合症等等。无论男女老少都可能患上睡眠障碍的疾病。失眠的临床表现为不易入睡或完全无法入睡、反复苏醒、早醒后难以再入睡。失眠受生活习惯、压力、情绪的影响较大,容易反复,需要多加注意。

那么,长期的失眠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和危害呢?第一,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让人陷入亚健康状态,更容易反复患上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第二,会增加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第三,会加重心理和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患者常会出现严重的失眠症状,失眠又会让抑郁症加重,患者会陷入恶性循环;另外,长期的失眠还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过早衰老、儿童发育不良等多种危害。

失眠该如何调节?

面对失眠,及时调整生活作息、改变不良习惯是必须要做的,尽量避免一切会影响睡眠的因素。

在起居方面,注意睡好“子午觉”。子觉就是夜晚睡的大觉,成年人每日需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10点—11点入睡,早上5点—6点起床,保持健康规律的生物钟。午觉是中午睡的小觉,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休息半个小时效果最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午不能睡超过1小时的大觉,否则会影响晚上的入睡。

在饮食方面,太饱或饥饿都可能引起失眠。晚饭应注意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中午之后应减少咖啡、茶、可乐等可能引起失眠的饮品的摄入,下午3点后最好不要再喝。不可酗酒,也不能依靠酒精来入睡,酒精虽然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会大大降低睡眠质量。

在环境方面,卧室最好是较暗的、安静的、舒适的,光和噪音都会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睡前减少使用电子设备,避免精神处于兴奋状态,电子设备的蓝光也会对睡眠造成一定的干扰。

睡前忌胡思乱想,可借助热水澡、音乐、瑜伽等方法对心态和情绪进行调节,以一个平稳愉悦的心情入睡。

每日做适量的有氧运动也能帮助提升睡眠质量,轻度疲劳能增加睡眠的深度,让人睡得更香。

《黄帝内经》中讲春季应“夜卧早起”,比冬季晚睡一小时、早起一小时,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在中医看来,春季和肝同属木,在春季肝气旺盛,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如芹菜、菠菜、黄瓜、青椒等,有清肝火的作用,令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帮助调理睡眠。同时,适当增加室外活动,让人体阳气生发也能助眠。

安眠药很可怕?褪黑素能随便吃吗?

如果做了生活作息和习惯上的调整,失眠症状依旧没有改善,就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来进行治疗。

不少人害怕“安眠药”,怕对身体有不良影响,或是产生药物依赖,实际上遵医嘱按照“短期、小量、间断、按需”的原则服用,药品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小,并且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些年轻人在工作生活压力大、出现失眠问题后会热衷于吃褪黑素等保健品,虽然这对缓解失眠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可能会因为用量不当等原因产生依赖问题。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品或保健品,并严格遵医嘱服用。

中医认为,治疗失眠应建立在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准确诊断之上,根据症候分型论治。治疗失眠的中药以安神药为主,琥珀、磁石、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等药材对失眠有很好的效果。常用于治疗失眠的中药名方有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归脾汤、温胆汤、朱砂安神丸等。另外,针灸按摩、气功、八段锦等也能辅助治疗失眠。

小贴士:吃这些食物能调理睡眠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稳定情绪,起到助眠的作用,例如西红柿、橙子、奇异果、大枣等。

小米粥: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能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对于改善睡眠有不错的效果。

热牛奶:富含色氨酸,可以促进睡眠。

坚果:含有丰富的磷脂,对改善轻微失眠有一定的帮助。

全麦面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增强神经系统功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睡眠。

龙眼肉:有补心益脑、开胃健脾、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宜心脾两虚的失眠者食用。可用龙眼肉煎水喝,也可与大枣、银耳、莲子一同炖了,在睡前饮用。

桑葚:味甘性寒,能养血滋阴、补益肝肾,常用于贫血的失眠者。

红枣:有补五脏、益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对气血虚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取红枣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用文火煨成膏,睡前食用1—2勺。

蜂蜜:适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失眠症。睡前取蜂蜜50克,用温开水冲饮。

灵芝:有养心气、补肾气、益精气、镇静、镇痛的作用。心脾两虚或是阴虚火旺的失眠者皆宜食用。

百合:清心安神,适宜神经衰弱、睡眠不宁者食用。可取生百合60—90克,蜂蜜1—2勺,拌和蒸熟,睡前半小时服食。

葡萄:可补气血,适宜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失眠者。

莴笋皮:适宜神经衰弱的失眠者。莴笋带皮切片,煮熟喝汤,睡前服用有助眠的作用。

食醋:劳累过度,难以安睡,可将一勺食醋加入温开水中服食。

酸枣仁: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平时可以泡水喝。


编辑:汪盈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