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半块“木板”的新生 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和缅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2-13 14:44

热点

浙江宁波财经学院有一群文物修复专业的高校师生,去年秋天,他们收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汪文才的家属的委托,修复一块有纪念意义的牌匾。最近,师生们终于完成了任务,把修复好的牌匾送到了烈士亲人手中。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跟随这群有爱的师生,去打开一段尘封的记忆。

师生们要修复的这块牌匾,属于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汪文才。1950年11月29日,汪文才牺牲在了朝鲜战场,年仅27岁。家乡政府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和缅怀,将“革命先锋”的牌匾,赠送给了烈士的家属。

直到去年秋天,一名为抗美援朝老兵寻找亲人的志愿者到来,为家人带来了更多关于烈士汪文才的故事。那块承载着烈士精神的牌匾也显得愈发珍贵。于是汪文才的亲属们找到了宁波财经学院的师生们,想要修复这块功勋牌匾。

师生们修复过很多份烈士的遗书和照片,但修复牌匾却是第一次。接到任务后,他们面临的首个难题是找到合适的板材。经过近一个月的寻找,大家在一大片待拆迁的老房子里,发现了与牌匾材质接近的木板。

虽然已经很接近了,但师生们还不是很满意,他们又专门去了旧货市场,希望能找到更合适的。

最终,大家选择了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板材。木板定好了,修复工作正式开始。

板材做旧用三氯化铁和红茶;文字做旧,则靠女同学的头发;油漆调出老色调,得加进灰尘......师生们用专业的技能,悉心打磨,让牌匾重新焕发光彩。

在一笔一刀的雕刻中,师生们穿过岁月,与70年前浴血奋战的年轻人,精神上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

宁波财经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 吴思涵:我们修文物,他们保卫家园。我们都是年轻人,他们也是年轻人,我们可以以修文物这种形式传承他们的精神。

同学们把修补完整的功勋牌匾用红绸包好,送往汪文才烈士的亲属家里。

这边,汪家三姐弟也起个大早,打扫屋子,等待牌匾归来。

上午10点,被修补完整的功勋牌匾顺利回到了家。

汪文才烈士侄子 汪勇义:因为过去70年了,现在又重新把它发发光,对我们来说也是光荣的,谢谢你们,真的是太谢谢了,很激动很激动。

除了好不容易修补好的牌匾,师生们还送上了自己的心意。

汪文才烈士侄女 汪晓燕:先把这块藏起来,还有块新的挂起来,挂到门口。(这块老的)以后他们要想看了就看一下。

新春走基层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