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霸占”了教练席!冰舞自由舞比赛,这对教练太吸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立 柳爽 刘平

2022-02-14 11:13 语音播报

热点

2月14日,北京冬奥会冰舞自由舞比赛现场,教练席上有一对教练可是抢足了镜头,他们就是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滑冰学校的帕特里斯·劳宗和玛丽-弗朗斯·迪布勒伊。

他们能长时间坐在教练席上不下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20对进入自由舞比赛的参赛选手中,有10对都是他们的学生。

他们“霸占”了教练席

在亚美尼亚队组合第二个登场时,劳宗和迪布勒伊短暂地在教练席上现身,然后离席。不过,这只是他们即将“霸占”教练席的开始。接下来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这对教练在教练席上就没下去过。因为从第8到13位登场的选手,都是他们的学生,而这其中也包括了在第9位登场的中国选手王诗玥/柳鑫宇。

从平昌冬奥会无缘冰舞自由舞比赛到如今以第12名名次晋级,王诗玥/柳鑫宇在过去四年中的成长是迅速的。每次被问到进步如此大的原因,他们两人最经常提到的除了努力之外,就是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滑冰学校了。

帕特里斯·劳宗教练帮助纠正动作,玛丽-弗朗斯·迪布勒伊教练帮着编舞,王诗玥/柳鑫宇从中受益匪浅。以至于最近因为疫情影响原因无法和教练们面对面沟通,使得两人对于自己不少动作心里都有点没底。

“这次在冬奥会上终于见到了教练们,赛后可要好好和他们请教一番了。”王诗玥说。

王诗玥/柳鑫宇受益匪浅

在加拿大学习的那段时间,王诗玥/柳鑫宇确实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王诗玥/柳鑫宇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人相差20多公分的身高差。于是,调整他们滑冰的方式成了教练帕特里斯·劳宗的第一件事。

劳宗采取了与大家认知完全相反的策略:“其实我们更多的调整是在王诗玥身上,让她不要一味地蹲,而是在‘屈伸蹲起’上更多去想‘伸’和‘起’。”调整了滑行方式之后,身高带来的不少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身高差距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劣势,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避免让天然的身高差距成为编排和技术输出上的阻碍,从而可以更多投入精力到发挥他们的优势方面。”劳宗说。

每次谈到这段经历,王诗玥/柳鑫宇都是感慨万分:“赛季初的时候,我们老是摔跤,两个膝盖都摔肿了,有时候趴在冰上起不来。不过经过几个月,就进步多了。”

技术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那么就该轮到表现力了。还是在蒙特利尔国际滑冰学校,擅长编舞的玛丽-弗朗斯·迪布勒伊也不断帮助王诗玥/柳鑫宇发掘适合他们的风格。

“他们必须要真的喜欢节目音乐和概念,否则节目就无法吸引观众。正因为选手们找到了吸引他们的音乐和节目,当将近二十组选手拿出最后成品,观众们才会感到每一个节目都各不相同、耳目一新,因为每一组选手都展示着自己的风格。”迪布勒伊说,“王诗玥/柳鑫宇拥有速度,充满活力和能量,这些特点也在现在的编排中有所体现。”

走出去很重要

在今天的冰舞自由舞比赛中,20对选手中几乎清一色都是欧美选手,王诗玥/柳鑫宇是为数不多的亚洲面孔,而这也真实反映了目前世界冰舞项目的发展现状。

因为和花滑其他三个项目不同,以舞蹈为基础的冰舞项目更多的是看表现力,而在这一点上,一向含蓄的中国选手往往很吃亏。在北京冬奥会前,中国在冰舞项目上的最好成绩只是温哥华冬奥会的第19名。上一届平昌冬奥会,王诗玥/柳鑫宇在韵律舞中只得到了57.81分。赛后,王诗玥哭着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比赛打完分我们都很受挫。规则上的内容我们都做到了,不明白为什么分数总是上不去。每次赛后我们都很仔细看录像研究,对同一个动作做千百次练习,希望得到裁判的认可。”

正是在这样的瓶颈中,花滑队选择将两对冰舞选手送出去,前往蒙特利尔滑冰学校学习。这所学校培养了包括四届世锦赛冠军帕帕达吉斯/西泽龙在内的众多冰舞名将,可谓名声赫赫。

而那段经历也让王诗玥/柳鑫宇有了更多的感悟:“每一个动作都有着它的目的和意义,编舞或是步伐练习绝不是单一动作的简单拼接,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角色、音乐,或者是从前一个到后一个动作所必要的过渡,那段经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