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项目的这些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
冬奥会刊 | 作者 李晗 赵璇

2022-02-16 21:53

冬奥会刊

2月16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女子冰壶循环赛第10轮,中国队8∶4战胜英国队。在男子冰壶比赛中,中国队逆转胜瑞士队,4个小伙子用一场胜利结束了自己的本届冬奥会之旅。

众所周知,冰壶其实是一项智力与体力并存,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被誉为“冰上国际象棋”的竞赛项目。那么,冰壶项目的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冰壶这么重,怎么滑得动?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冰壶就是一块在冰面上一边自转一边平移的大石头。冰壶的运动主要由与冰面的摩擦决定。对于冰壶这种本身和冰面接触面积很大,压强很低的物体,降低摩擦的方法,就是适度减少接触面积。

为了减少接触面积,冰壶的底部不是平的,而是中部内凹——其真正可以接触冰面的面积只有一个圆环,我们称为“移动环”。

一般来说,这个移动环的直径为13厘米,宽度在3-8毫米左右。这大大降低了冰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

此外,制冰师通常还会采取“冰粒”的技术,来减少冰壶与冰的接触面积。他们会在平坦的冰面上挥舞喷头洒水,喷出的水凝结成小冰粒后,会让冰面变得凹凸不平,这样冰壶放在冰面上,实际上只会和冰粒的顶点附近接触,接触面积大大减小,相应地摩擦力也变小了。

比赛中为什么总看到有运动员拿刷子使劲刷冰?

在冰壶比赛中,冰壶掷出后,己方的刷冰员可在石球通过标的区的圆心线之前进行刷冰;之后,则对方主将有权进行刷冰,又称擦冰,以使球离开圆心。用冰刷擦拭冰面使冰面温度升高,造成冰面熔化,在冰场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减小摩擦力。作用一是让冰壶滑行得更远,二是微调冰壶的前行轨迹。

“冰壶语言”你听得懂吗?

运动员把壶投出后通常会喊两种命令,中国运动员一般用英文或中文进行指令。“Hurry”或“Hurry hard”,意思是让擦冰的运动员快速擦冰;“Whoa”就是类似于“我我我”的发音,意思是让擦冰的运动员停止擦冰。用中文进行战术交流则更易于理解,比如“加力”“擦一擦”“轻磕”和“轻传”等。

冰壶比赛运动员两只鞋底为什么不一样?

为保证冰壶运动员能在赛场上随意滑行,运动员们穿着两只鞋底完全不同的“冰壶鞋”:一只是滑行鞋,一只是蹬冰鞋。两只鞋的鞋底质地不同:滑行鞋的鞋底是由专业塑料制成的滑面,穿在支撑脚上;而蹬冰鞋底是橡胶制成的防滑面,穿在蹬冰脚上。这样,冰壶运动员在滑行时,蹬冰鞋的鞋底是不与冰面接触的,而当运动员需要停下时,只要将蹬冰鞋的鞋底与冰面接触,运动员就可以随时停住而不至于摔倒。

图/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邓伟

冰雪奥缘

编辑:赵璇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