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千禧总统”外交新政:左右兼顾、务实平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章婕妤

2022-02-18 12:56

时事

3月11日,智利史上首位“85后”总统博里奇将正式就职。移民血统、学生领袖、千禧政客等亮眼标签曾使这位“明星总统”的竞选之路备受关注。不久前博里奇公布最新组阁情况,新任24名部长中有14名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有7名未满40岁。总的看来,本届内阁构成更加年轻化、多元化和专业化,是“一次政治上的进步”。

对于外界关心的新一届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有观点认为博里奇外交新政可能会走向偏激。由于美洲人权理事会现任主席安东尼娅·乌雷约拉将出任外交部长一职,而安东尼娅本人曾对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局势发表过强硬言论。但考虑到智利的国家政策多以连续性和稳定性著称,预计未来博里奇将不会在外交政策上采取激进做法,将更多地向“中间地带”靠拢,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倡导实用主义外交,环境合作、拉美一体化和多边主义将成为新任政府外交政策的三个主要方向。

有关环保的承诺将是博里奇外交新政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博里奇希望通过树立拉美对抗气候危机的领导者角色,大力倡导“绿松石”外交政策,该政策强调从多维角度兑现智利应对气候危机的承诺,包括对陆地环境的和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双重保护等。预计新政府上任后,将进一步加大对《埃斯卡苏协定》的参与和投入。该协议已于去年4月22日在哥斯达黎加的埃斯卡苏批准通过,入选“2021年拉美十大环境事件”,旨在保证在全面有效地落实公众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和在环境问题上诉诸法律等权利。现有24个地区国家加入,但一直未得到皮涅拉政府的重视。竞选期间博里奇承诺将在2022年4月22日地球日之前将这一协定提交议会讨论。

在一体化方面,如何妥善处理与拉美地区左翼和右翼国家的关系、重新打造拉美一体化议程以及塑造智利在拉美地区领导力等,都将是博里奇政府外交工作的重心。就与左翼国家的关系而言,博里奇将会继续秉持区别对待的态度。博里奇对委内瑞拉的态度最为强硬,称之为“极左威权主义”,认为“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左翼的一个有缺陷的模式”;对尼加拉瓜的评价也颇为负面,曾直呼尼加拉瓜现任总统奥尔特加为“独裁者”;而对古巴则保持了些许克制,原因在于国内一些智利老派共产党人仍对卡斯特罗怀有浪漫主义幻想;与玻利维亚的关系可能会出现好转,虽然两国曾围绕出海口问题产生过历史纠纷,但博里奇表示“希望大大改善与玻关系”。而对地区进步派温和左翼政府,譬如墨西哥、阿根廷和秘鲁,博里奇将会继续保持合作的主基调,其中阿根廷有望成为博就任后首个出访目的地。对于由左翼领导的南美国家联盟和普埃布拉集团,其表态尚不明确,但预计不会受到当局排挤。鉴于其与马杜罗和奥尔特加的紧张关系,智利将不会加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

与右翼国家的关系或将发生微妙变化。博里奇胜选之后,多个拉美国家领导人发来贺信,不乏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等传统右翼国家。巴西的表现则有些出乎意料,总统博索纳罗之子在社交媒体上称“智利自此将走上一条类似于玻利瓦尔革命的道路”。总统本人也宣布不会出席博里奇的就任典礼。这为今后智巴关系发展增加了不和谐的杂音。不久前,智利现任总统皮涅拉曾邀请博里奇共赴南美进步论坛和太平洋联盟首脑会议,但却被婉言拒绝。此前博里奇就把这一组织称之为“右翼总统俱乐部”,暗讽地区右翼搞集团政治“小圈子”。但博表示将“优先考虑太平洋联盟”,并认为这是构成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的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左翼在拉美近期若干场总统大选中获胜,地区左翼呈现勃兴之势。但无论是第一波粉红浪潮的闪回,还是第二波粉红浪潮的涌现,总体来看左翼力量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在2022年的哥伦比亚和巴西的大选中左翼优势明显,博里奇对前左翼人道哥伦比亚运动领导人佩德罗和巴西前总统、左翼劳工党人卢拉十分看好,频频表示与之合作的意愿。博里奇作为拉美新生代左翼领导人的代言人,智利与拉美左翼的联结和整合将有利于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左翼力量的壮大。

在多边主义上,如何对待和处理智美关系、智中关系和智美中三边关系将是对博里奇领导智慧的一大考验。一方面,智美关系大概率将会延续长期以来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大选结果一经公布美国务卿布林肯便发来贺电,称赞“智利人民再次树立了榜样,举行了自由公正的民主选举”,着重指出了“美国和智利是具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的长期合作伙伴”,表示期待与新政府就促进民主、繁荣和安全等共同目标继续合作。美副总统哈里斯已受邀出席新总统就职典礼。

另一方面,中智关系喜中有忧。当前,中国是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2021年中智贸易创下历史新高,总额突破550亿美元。中国在智利的投资前景也十分看好,累计投资总额占智利外国直接投资的十分之一。2021年上半年,中国一度成为智利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但在涉及价值观的问题上,博里奇对中国人权问题提出了批判性观点。在处理与北京的分歧时,博里奇强调要建立小国与强国的平衡机制。

就智、中、美三边关系而言,博里奇已经公开表态“不在中美间选边站队”,将开展以务实合作为主、服务本国发展利益的平衡外交。历史经验证明,智利一般为中右翼势力掌权时,在处理对外关系上有较大共识。但考虑到此次智利大选的高度两极分化以及议会中左右实力对比相当,今后开展外交对话和决策可能会进一步复杂化。

章婕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