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16:44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几年过去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精心保护北京历史文化这张金名片。
第一,加深对金名片的认知。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优势所在,而且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由此,对北京历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要珍惜,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现在北京人越来越珍惜老城,明确街巷胡同可以划为单行线,不能拓宽;四合院是青砖灰瓦,房屋不能长高、变色。这是因为街巷胡同是老城的肌理,胡同的长度、宽度、色彩、体量是老城的古都风貌。通过对北京古都风貌的了解,人们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又开始探索老城“图底”的保护,特别是从空中俯瞰“第五立面”的整治,珍爱北京这张金名片。
第二,进一步擦亮金名片。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是以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为抓手的。在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中,我们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建筑进行腾退、修缮和对外开放,同时提升了古代建筑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例如,天坛保护区内居民楼的拆迁,不仅完整地保护了天坛圜丘坛四座天门以及绿色空间,恢复天坛神韵,还改善了迁居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人们对天坛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
对文物的保护不仅体现在修缮保护上,还体现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上。这“三好”要求是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做出的批示,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也成为擦亮北京金名片的自觉行动。人们认识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同时要增加对文物、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文脉传承,将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这就是“三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
第三,让金名片更加闪耀。向世界讲好北京故事,就要把北京作为文化富矿来发掘,充分揭示北京城及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北京城不仅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灰墙灰瓦的胡同四合院与红墙黄瓦的宫殿,还有更加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间烟火气组成的史诗;不仅有城市文化理念和精神,还有名人故居和文化名人。北京的文化名人如群星灿烂,是值得梳理和传播的。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北京这座城市增添无穷的魅力,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融媒体,加大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传播。
(作者为北京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