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16:45
访谈嘉宾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办主任 陈名杰
问:近年来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指引,在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本市从2011年起着手推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2012年,北京中轴线作为北京市唯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项目,以文物修缮和展示利用为重点,先后推动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2017年,《北京城市总规(2016年—2035年)》发布,推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为首都战略和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点工程;202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印发,明确“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使之成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区”“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推动的过程中,采取立法方式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政策,破解了文物征收、房屋置换等难题,不仅有效推动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落地,也为今后老城保护工作拓展了局面,将有助于达成老城整体保护的愿景。
问:目前,中轴线上重点文物的保护性腾退和修缮有哪些新进展?
答:自《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印发以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进入快车道,仅2020年8月至今,本市已完成了钟楼及钟架、鼓楼擎檐柱,景山兴庆阁,太庙享殿东西配殿和寝殿东西配殿、世庙北墙,社稷坛中山堂、宰牲亭、坛墙和坛门,正阳门箭楼等的修缮工程,下一步将开展万宁桥、景山绮望楼、正阳门城楼、天坛神乐署、长廊、先农坛神仓等文物修缮工程。文物腾退与环境整治方面,2021年比较突出的是完成了太庙核心区东廊和西廊以及筒子河南岸非文物建筑的腾退拆除,社稷坛内坛南门东西排房的腾退拆除,先农坛体育场北侧场地、先农坛具服殿北侧和西侧非文物建筑的腾退拆除工作和神仓院的腾退工作,不仅外迁了开放景区内的办公单位,还恢复了历史格局,扩大了展示面积。下一步,本市还将继续围绕北京中轴线核心遗产点,开展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争取为市民群众开放更多古韵悠长、环境优美的场所。
问:“十四五”时期,本市还将完成申遗文本的编制,目前中轴线申遗文本的工作进展如何?
答:《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简称“申遗文本”,已持续修订了近5年。这期间,结合不断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召开国内国际专家会议,汲取各界对北京中轴线的认识与观点,我们对北京中轴线已经从传统城市规划上升到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空间观、时间观,对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人类共同价值有了系统的认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不断地对北京中轴线的核心遗产构成进行取舍,距离5年前,深度与广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逐步得到了各界的认同。目前,申遗文本已基本定稿,文本格式也已初步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审查,正在等待最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进一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