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16:54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对城市规划地位以及首都规划指明了方向。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和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的顶层设计。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而城市是人民生产和生活的舞台,目前我国有六成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5年我国将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我国至少会有八成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将是践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主阵地,因此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关乎人民生产生活,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进而关乎到国家长治久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先后编制七轮规划,顺应首都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国家需求、首都特点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发展重点以及空间结构。2017年编制完成并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确定城市战略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目标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城市空间结构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为首都规划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国首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首都人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自《总规》实施以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不断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及融入新发展格局,无论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还是驱动力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转变。北京市始终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优化提升首都功能,集中力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实现了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的重大转变,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优质公共服务从中心城区渐次向城市副中心和远郊区转移的重大转变,生态环境加速改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水平不断提升的重大转变,要素资源由向心集聚到向外辐射扩散的重大转变,城乡与区域关系转向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重大转变。
坚持首都规划以人民为本,需要将规划所谋划的美好愿景付诸实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并加强规划实施的评估、监督和考核,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规划实施中需要更加注重和回应人民群众的新关切、新需求,更加注重微观和个体需求,大处着想细处着手,拿出绣花的功夫加强城市街道、社区综合治理和城市更新,让首都人民群众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