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10:03
“虎年”来了,“如虎生翼”“如虎添翼”等祝福语扑面而来。“老虎的翅膀”究竟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
平安吉祥 张二苗/作
有学者说,这源自三国诸葛亮的《将苑·兵权》:“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他认为兵权是主掌三军的诏令,是将帅建立声威的关键。抓住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似猛虎生出羽翼一般,能翱翔四海、随机应变、占据主动。此论有待商榷,因为早在《逸周书》中就有类似的词语出现了:周武王被噩梦惊醒,问周公吉凶。周公说,惊梦是让您清醒,告诫您要敬天命,应天时,遵循大道,鉴戒以往的经验教训,要守护不要丢失。不要妄为,妄为如同给老虎添上翅膀,有了翅膀,老虎就会飞进城池吃人了。不骄傲、不吝啬,这样才会无敌于天下。这段话想来在当年也是上好的“鸡汤”,就连韩非子也在其《难势》中加以引用:“夫势者,便治而利乱者也。故《周书》曰:‘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如虎傅翼”与“如虎添翼”的意思相近,只是最初略带贬义。
另外,在《山海经》中有记载,黄帝园圃的守护神“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人的面孔、马的身躯、虎的花纹、鸟的翅膀,这“四不像”的混搭颇为时尚。天马有翅膀可以理解,“虎文而鸟翼”不就是老虎“长”了翅膀吗?先民的“脑洞”真的是不输当今。
以上种种,都有可能是“老虎的翅膀”的来源,远远先于诸葛亮。
至于“如虎生翼”这个成语,最早应该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徐庶对曹操说:“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如虎添翼”则见于《醒世姻缘传》:“那龙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导,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哪)里听薛夫人的解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