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20:05
残奥冰球原名冰橇冰球,是冬残奥会两个冰上比赛项目之一。在1976年,第1届瑞典恩舍尔兹维克冬残奥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在1994年,第6届挪威利勒哈默尔冬残奥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冰球比赛在北京赛区国家体育馆举行,设公开团体比赛项目,将产生1枚金牌。
国家体育馆。刘平 摄
残奥冰球的场地规格与奥运会冰球完全一致。参加残奥冰球比赛的队员都是下肢有残疾的运动员,队员需坐在冰橇的特制座椅上参加比赛。冰橇是队员使用的重要装备,冰橇至少长80厘米,下方固定1至2个冰刀,座椅离冰面很近。运动员的冰橇一般根据规则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做。
2021年4月10日,“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冰上项目残奥冰球比赛在国家体育馆举行,最终残奥二队战胜残奥一队。刘平 摄
冲刺、急转、急刹、传球、射门等,都要靠运动员手中的球杆完成。冰球杆一般都是碳纤维材料,比较轻,不容易损坏,最大长度不超过1米,杆头最大长度为32厘米,最大宽度为7.5厘米。球杆两端的形状和功能不同,杆柄顶端为齿状,用来推冰滑行;像船桨的一端是杆刃端,用来击球。
素材来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残奥会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