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 10:49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一场礼赞生命绽放精彩的开幕式,给人们带去无数个温暖感人的瞬间。
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严寒、冒风沙,又一次完成一项“12小时”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一天,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参赛国,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市重大项目办带领国家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3月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国旗进行调整。
“万国旗”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鸟巢”万国旗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主席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
“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近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近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寒冷大风,连续奋战近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50面万国旗的悬挂——这时距离冬残奥会开幕式不到9个小时了。
大风吹过,就连成片的铁马护栏都会被吹倒,万国旗也被吹卷。大家顾不上疲惫,抓紧时间对旗帜进行整理,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关键时刻保障得力,这支“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面对突发状况总能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啃下保障“硬骨头”。
就在2月19日,冬奥会闭幕式前一晚,他们临时接到开闭幕式工作部的通知,由于参加闭幕式运动员和相关人员从预计的600人增加到2200人,决定启用部分看台,需要为运动员从鸟巢场地中央的表演区到看台区架设新坡道。
从接到紧急任务到搭建完成,在短短不到12个小时,保障团队就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闭幕式现场快速架起3座“桥”,让运动员们得以安全、顺利进入看台区观看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