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中,蓝天队员为生命打下坐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2022-03-06 17:54 语音播报

热点

“路牌编号051,北纬39°41′36.78″,东经115°49′33.29″,海拔393米。”3月5日,在北京市房山区的一处野山中,房山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正在安装指示路牌。只要被困者拨打路牌上的求助电话并报出编号,救援队就能马上精准定位,节省宝贵时间。对于那些迷失在茫茫大山中的人,这些路牌会成为他们的生命坐标。

安装指示路牌

3月5日清早,12名蓝天队员集结。上山前,他们分发了路牌、夹子、尼龙袋、角磨机等装备,安装路牌、清理山中垃圾、清除乱涂乱画,是当天拉练的三个任务。“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我们这次拉练也是向雷锋精神致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海军说。

积雪还未融化的山路

蓝天队员要爬行的是在户外运动圈非常有名的一条线路:穿越棺材山,沿着山中路攀爬,登顶后从一侧下山。棺材山险峻雄伟,因山顶巨石形似一口横卧的棺材而得名,而当地百姓对其“升官发财”“观财”的解读,更让众多登山爱好者趋之若鹜。

“每年都会来好几次救人,瞧见沟里那块大断崖了吗,当年河北一名驴友就因为失足踩空,摔死了,多可惜……”爬山中,蓝天队员为记者讲述着他们此前的救援经历,“迷路被困的,自寻短见的,跌落摔伤的,各种情况都有,我们甚至还救过一名驮着自行车上山的驴友。”

路牌照片

据了解,2021年房山蓝天救援队共完成山野救援任务54起,出车504台次,出队1042人次,救助156人。在很多山野救援中,被困者说不清自己的位置,非常影响救援效率,哪怕一个小小的偏差,都可能是隔着好几座山峰。在一处三岔路口,蓝天队员停下脚步,“这里容易走错,我们打个标。”

爬树安装路牌

“打标”是房山蓝天救援队自建队以来就有的传统,从最初的布条,到后来的塑料牌,再到现在坚硬的铁牌,他们一直都在为户外登山爱好者“定位指路”。而路牌上的内容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当您需要帮助的时候,请待在原地不动,及时拨打24小时免费救援电话(同微信):13260209958。

记下坐标的经纬度

选定一颗较为粗壮的树,几名蓝天队员找到一个显眼的角度,利用“一拉得”钢丝扎带固定,其中两人掏出手机,查看当下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手机信号稳定且两人的数据一致后,在笔记本上记下准确的坐标。

垃圾装进尼龙袋

“救命路牌,请勿破坏!”一名蓝天队员一边念着路牌上的字,一边满意地擦了擦。“救命”二字并非虚言,在去年10月30日深夜,一个10人的驴友团被困泗马沟村附近的野山,被困悬崖上的他们饥寒交迫,正是此前记下了路牌上信息和电话,才得到了蓝天队员的及时救助。

对于不少蓝天队员而言,这块路牌是他们加入救援队前,对这支队伍最初的印象。

因路牌和’蓝天‘结缘的“闪电”

“我就是看了路牌,才联系了陈队长,那时候上面还有QQ号,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是营利的户外俱乐部呢。”队员“闪电”(网名)此前是经验丰富的户外登山爱好者,现在是房山蓝天救援队的副队长,因为这块小小的路牌,他和救援队结缘,“当时抱着试一试的目的,参加了一起救援,被救助者的哭声和眼泪一下子把我打动了,自打那以后,我就成了蓝天队员。”

灌木丛下捡垃圾

春日下的大山中,依旧寒风料峭。有的路段一侧是扎人的荆棘,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沟壑。捡拾灌木丛下的垃圾的蓝天队员,还要同时留意脚下的尚未融化的积雪。才到半山腰,他们尼龙袋子里已经“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把垃圾捡干净,很有成就感,心里也舒坦。”

沿途不断有巨石出现,它们有的立地成山,有的高耸成峰,但靠近山路一侧的平整石壁总有乱涂乱画,“某某到此一游”“我爱你,某某”……蓝天队员启动角磨机,轻轻抹去这些“污迹”,还山石本来面目。

拉练队员合照

安装路牌10块、清理垃圾5袋,清除“污迹”20余处,在近8个小时的拉练过程中,蓝天队员行走8公里多,爬升最高海拔957米,期间既有垂直陡峭的悬崖,也有泥泞湿滑的土坡,大家说说笑笑间,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峰。

每到一个垭口,风呼啸着穿过,蓝天队员的说笑声乘着山风飘出很远。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