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17:25
3月7日,在女子全能视障组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和领滑员闫寒寒凭借出色的发挥和默契的配合,获得亚军。这是朱大庆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个人第3枚奖牌。据北京晚报报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大庆动情地说,闫寒寒是引领她的人,能够取得好成绩,“功劳都是寒寒的”。不少网友感叹:“冬残奥会版‘你是我的眼’,并肩作战了不起!”
朱大庆的视力只能看到十厘米,从事高山滑雪滑降这么危险的项目,没有领滑员的帮助不可能完成。根据规则,领滑员要滑在选手之前,彼此之间相隔大概一个旗门的距离。比赛时,闫寒寒既要自己快速准确判断赛道情况,更要成为朱大庆的“眼睛”,用对讲机或扬声器帮她指引路线、角度、弯道等。“想让世界看到她”的杨倩茹也特别感谢引导员和教练:“他们当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我。”中国残奥选手刘翠青也曾说过:如果能重见光明,最想见的人是自己的领跑员。
这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也是基于长期磨合的信任。给残疾运动员做引导员,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没有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感情、没有责任心、没有奉献精神,是干不好这份工作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比国家乒乓球队的陪练还辛苦,不比所引导的选手付出少,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干。闫寒寒本是国家残疾人男子高山滑雪队队员,可“为了团队,为了冠军,我愿意做这个领滑员!”
身残志坚、不屈向前,站在奥运赛场上的残疾人运动员了不起,长期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引导员们同样值得我们尊重。无论他们在赛场上取得什么成绩,他们都赢得了一块分量最重的金牌,一块上面写着团结和信任的金牌。在朱大庆为中国队摘得首枚奖牌的颁奖仪式上,闫寒寒就与朱大庆一同站上了领奖台。冬残奥会让引导员站上领奖台,并与运动员同获奖牌,是对引导员付出和贡献的肯定,是“更团结”格言的生动诠释,也是在呼唤更多的人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残疾人。
我们不能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为运动员引导,但在赛场之外,我们可以为更多残疾人在人生的赛场上,力所能及地充当引导员。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举动,比如在公交车上让一次座,帮他们推一下轮椅,或者给视觉障碍人士一个提醒,都能让他们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
图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