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北京团 | 赵晓燕代表:增强鲜活农产品供应链韧性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蕾 程功

2022-03-07 22:30 语音播报

热点

3月7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北京代表团举行媒体视频连线采访,代表们走进视频采访室谈履职、提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所长赵晓燕,本职工作是研究农产品采后保鲜与加工。作为来自农业科研一线的代表,履职五年来,赵晓燕始终关心老百姓的“菜篮子”,一直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产品保障供应提出建议,且有多条建议被吸收进相关政策法规。

2019年,她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的有关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回复,并被纳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通知明确规定,设施农业允许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

去年全国人代会上,赵晓燕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我国鲜活农产品应急保供体系建设的建议。她说,这是她履职这几年收效最好的建议。去年年底,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便体现了建议中的部分内容,如规定建立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健全有关工作方案;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及时预测,及早预警等。

在去年建议的基础上,赵晓燕继续研究细化方案,今年进一步围绕如何增强鲜活农产品供应链韧性,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提出建议。赵晓燕认为,可在现有农产品大生产、大流通的基础上,强化农产品短链供应,加强大城市周边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并加大对于鲜活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同时,应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生鲜应急保供机制,积极吸纳电商、交通、物流等企业,参与生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共建、共担、共享,将保供能力突出的企业纳入应急保障预案,搭建生鲜农产品应急物资统一调配平台。

2022全国两会直通车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