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0 15:56
在首都体育馆场馆通信中心助理的岗位上,有一位爱好无线电的文科生,他就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专业的直博研究生边峥贤。北京冬奥会期间,他每天的工作都要与电台为伴,尽管场馆里发生的事总是在电波的那一头,但电波这头的边峥贤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边峥贤在“幕后”工作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还是个小学生的边峥贤便有了奥运情结。14年之后,他如愿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我报名冬奥志愿者的初衷,最主要的还是从小怀有奥运梦想,长大后也一直在践行着志愿精神。”边峥贤说。在他看来,参与冬奥会的志愿服务,自己能从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
作为场馆通信中心助理,边峥贤主要负责上班时进行集群早点名,确认各领域人员到位情况;收听及记录场馆内工作人员对讲机通话内容,形成通话记录单,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在有需要的时候协助不在同一通话组的工作人员调整频道,以便沟通。
2月5日晚,当中国短道速滑混合接力队在首都体育馆为中国代表团斩获首金时,边峥贤就是在自己所值守的电台中听到的这一喜讯。“虽然比赛场地近在咫尺,但我们也不能离开岗位,当中国队第一个冲线的消息传来,整个办公室都沸腾了。那一刻,我在为中国健儿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边峥贤与伙伴们认真做着通话记录
在边峥贤看来,场馆通信中心的工作最需要的就是耐心。能保持专注,不遗漏重要信息,还要能耐得住寂寞。越是重要比赛的时刻,就越是场馆集群通信繁忙的时候。哪个志愿者不想在现场给中国队加油!但他们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错过了重要信息,影响场馆和比赛的正常进行。
令人没想到的是,边峥贤之所以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这得益于他平日里是一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有业余电台操作证和业余电台执照。正式上岗之前,边峥贤和伙伴们接受了电台使用方法培训,在工作中,边峥贤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运用自己掌握的无线电知识,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去年“相约北京”测试赛期间,边峥贤就参加了首都体育馆通信助理岗位的志愿服务,对于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都很熟悉。不过在北京冬奥会开始后,他还是感觉到工作强度明显增加了。首都体育馆场馆群不仅包括比赛馆,还包括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训练馆。三个场馆同时运行,每天需要边峥贤和伙伴们处理大量信息。
边峥贤说:“冬奥会期间,有大量的观众入场观赛,而且花滑与短道速滑比赛交替进行,这也是我们之前没有遇到的情况。但在场馆运行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志愿者辛勤工作的身影。我们岗位不同,但都不可或缺,这也是我在冬奥志愿服务中得到的最深感悟。”
感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为国争光;志愿者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那时我心中就埋下了一颗奥运火种。如今,我有幸亲身参与冬奥志愿服务,收获了服务他人的成就感和真挚的友谊,这都是我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边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