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正事,但绝对不是一个“证”的事儿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2-03-10 16:07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月薪1.5万,大专可报”、“‘依法带娃’时代正式到来:3000万父母都在考家庭教育指导师”……没有专业限制,没有学历限制,收入高,成为众多机构吸引考生报考的噱头。平均收费300元/小时,年收入高达50万,“家庭教育指导师”这样的工作你心动么?

某机构的宣传语以及所谓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证书。图据中国新闻网

史无前例的“双减”,好不容易减掉了孩子们的课内课外负担,也同时卸下了压在万千父母身上的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双减”的成果还在固化之中,家长们还没有缓过劲来,不能再向孩子要效益的培训机构,竟然又打起了家长的歪主意。广告词、宣传语,一如既往地极尽忽悠之能事,似乎一个证考下来,既能赚得腰包大鼓,又能顺便把自己的家庭教育搞好。

家庭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更是任何家庭都不能回避的正事。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的引导,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但正事绝不是一个证的事儿。且不说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市场鱼龙混杂,考试内容乱七八糟、考试形式自己掌握、考试人员无有不过、发证机构形形色色,就算拿到了指导师证,就一定有指导他人家庭教育的资格了吗?

最为可笑的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尚未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相关培训属于专业(职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不属于职业资格类、技能评价类的培训。也就说,这个证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所以,无论是培训机构宣传靠信息不对称误导公众,还是打政策擦边球夸大宣传,对公众都涉嫌欺骗,对《家庭教育促进法》本身和初衷更是一种亵渎。《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明确规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师,岗位需求很大”,这是实情,但法律刚刚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师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具有什么经验、怎么赋予资格,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盯紧那些打着市场需求旗号滥搞培训滥发证的问题,依法依规予以整治。要知道,一批不合格的指导师去指导他人,非但无法取得家庭教育的实效,反而会给一些家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正事只能正办。家长要端正心态、擦亮眼睛,一方面按照家庭教育指导法的要求提升自己,有问题寻求专业教育人士咨询解决,一方面要辨别各种宣传的真假,不要刚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就跳进另一个坑。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发挥在家庭教育指导“正规军”和“主力军”的作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同步发力相向而行的局面,共同为孩子打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