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祭日,清代日坛祭日典仪是如何复原的?
北京晚报·五色土 | 记者 李葵

2022-03-20 09:30 语音播报

深读

春分祭日,从周代就有了仪式。虽然史书所记载各朝代的祭日礼仪内容有所不同,但春分祭日的习俗还是一直流传到了明清。清《帝京岁时纪胜》里写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北京众多著名非著名景点里,跟春分最“脱不了干系”的,当属紧挨第一使馆区和CBD核心区的日坛公园。毕竟,1567年至1843年间,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春分之日祭拜大明神--太阳的场所,史料记载,明隆庆、崇祯,清乾隆、嘉庆、道光,都来此地亲祭过。

2010年,日坛公园对园内的西天门、北天门、神库、宰牲亭、祭日拜台等7处祭祀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保护性修缮;2011年,在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朝外街道工委、办事处精心组织的“春分·朝阳”文化节上,在日坛公园,皇帝春分祭日的盛大场面以大型非遗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经由朝阳区文化馆牵头组织精心排练后,第一次全景呈现在了普通百姓的面前。仪式主要分为卤簿仪仗、乐舞和祭礼三个部分,虽然只是春分当天上午的一个展示节目,但这是时隔160多年后清代日坛祭日典仪的首次复原亮相,十分受人瞩目。此后这一节目又多次在春分之日于日坛公园进行表演。

复原的清代日坛祭日典仪

可惜,因为疫情,这场“大戏”已经连续三年没有登台。今又春分。依然看不到现场如何隆重热闹,那就听主事人略讲其中门道。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