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8:05
近日,宝洁会员中心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的文章,结果在网上翻了大车。很多网友怒斥,“为了卖货连这个文案都敢发!”

大家气愤的点并不在于“究竟谁臭”,而是商家打着科普的旗号搞无良营销。该文以“你对女人的臭一无所知”开篇,没有任何严肃的科学知识,通篇充斥着恶意的比较、低俗的嘲讽。要知道,作为大型日用品公司,宝洁旗下很多品牌的消费群体都以女性为主。大把赚钱,又不尊重消费者,岂有此理?
眼下,自媒体已经成为商家营销的“第二战场”。种草笔记、视频软文等看似不是广告,但都可以吸引眼球甚至制造某种群体焦虑。很多商家为了打响知名度,抱着“黑红也是红”的心态,想尽办法蹭热度,全然不顾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涉及性别的话题,因其具备讨论度与敏感性,成了收割流量的利器。比如,卖卸妆巾,视频就表现女孩卸妆后能““丑”退跟踪者;卖高跟鞋,文案就写“要把所有男人的腿平均锯断10cm”……总想着丑化群体、制造对立,在口水中赚吆喝,最后结果无一不是翻车招骂。

任何营销都是公共传播产品,代表了企业价值取向,要有起码的良知。这些企业堂而皇之拿恶心当创意、把无良当有趣,无非是觉得“创意段子”再怎么恶劣也无伤大雅、无关紧要。即便遭到舆论声讨,大不了公关了之,风头一过,一切照旧。就拿此次事件来说,宝洁公司眼下虽已道歉,但距离文章发布早过去了十余天,若不是在网上引发了舆论风波,怕是永远意识不到问题在哪。
必须看到,今天消费者的选择有很多,没有谁不能被替代,只看流量销量、无视社会责任和品牌口碑,早晚会砸了招牌。不管是“大店”还是“小铺”,都要学好营销“出口”把关这一课,更要端正自己做生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