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10:39
今年4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为了提升大众对帕金森病的科学认知,传递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关爱,推动中国帕金森病诊治规范化,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共同指导的抗帕词典发布会日前举行。
《抗帕词典》是国内首部词典类抗帕读物,邀请中国帕金森病领域的25位专家参与编审工作,旨在提升帕金森病患者、家属、基层医生和普通大众对帕金森病和科学治疗手段的认知,避免陷入误区。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词典收录了丰富的帕金森病相关名词,覆盖疾病、用药、手术、康复和医学人文五大方面,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公众通过有趣的方式了解专业疾病知识。词典为公益赠送形式,不收取费用。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病。作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大健康杀手”,这种脑重大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约300万帕金森病患者,6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建国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药物、手术、康复和心理疏导应该始终贯穿在患者的治疗中,这样才能使患者长期获益。脑深部电刺激疗法,俗称脑起搏器是外科首选的治疗手段,经过内外科医生的协作,手术和药物的治疗相结合,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疗法全球临床应用超30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胡永生教授介绍,脑机接口、人机交互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国内脑科学研究也围绕着这些方面展开,脑起搏器疗法可以被看作为脑机接口的一个尝试,未来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将朝着更智能化、更数字化、更精准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