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7 11:37
2021年,云南一群野生亚洲象的“北上南归”之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围观”。近日,以这一真实事件为灵感的儿童文学作品《勐宝小象》正式出版,作家湘女以灵动细腻的笔触、童真自然的心境写就了这部富有童趣的作品。她在书中将“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希望以此呼吁人们对不同物种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在孩子们的心里播撒下爱护自然的种子。
持续100多天关注大象北上的报道
去年4月,云南野象群北上的消息一经报道,便引起了广泛关注。“那段时间,我与大家一样,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大象的消息,看它们走到哪儿了,看它们昨晚在哪里睡觉、在哪里吃饭,小象宝宝还好吗……”在湘女看来,那段时间的新闻就像一部流动的、以亚洲象为主角的《动物世界》纪录片,把野生大象的日常轨迹都展示在了全世界面前。
持续关注100多天后,看到象群终于安全回家,湘女也松了一口气。“然而,很多疑问却没有解答。它们怎么了?它们要去哪里?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行走的路线、途经的城市,我是那么熟悉。我不知道它们是否真的有关于古象道的记忆,然而,它们的行走路线似乎都在契合着那些遥远的传说。”这些问题让湘女一直苦苦思索。她决定写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给孩子们讲一讲大象的故事。
虽然湘女写过不少以自然、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但根据大象的真实故事来写一部儿童小说,还是第一次。“如果我的写作完全循着新闻报道的思路来,那就不是创作,而是复制。要想突破这种复制,就得另有途径,这也是最大的难度。”
新闻中最触动湘女内心的,是那头小象。“那头在途中受到群象最好呵护却不停地出状况的小小象,带给了所有人无尽的怜爱。它顽皮,它稚拙,它懵懂无知,它娇憨可爱。它具有与人类婴孩一样的稚嫩,又有野生动物小崽与生俱来的野性。”于是,一个讲述云南人民救助与守护大象的传奇故事《勐宝小象》诞生了。湘女在书中为小象设想了种种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它所能得到的呵护:“我认为这样的故事,既有着人类与生俱来的悲悯之情,也有着孩子们感同身受的童心童趣。”
写出对云南这片土地的深情与爱
在选择作品切入点时,湘女舍去了对大象北迁过程的描述,直接从它们的栖息地——勐巴拉大森林展开,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云南美丽、丰富、神奇的热带雨林,以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村寨和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
书中,活泼机灵的“小树精”小蛮,“认识起码一百种可以吃的野菜、野果,叫得出每一只小鸟、每一棵小树、每一种小兽的名字”;那头活泼可爱、天真懵懂、人见人爱的神奇小象喜欢用鼻尖给小孩子解扣子、给小孩子擦鼻涕,还喜欢让人抱抱。湘女用娴熟的写作技巧和对动物、植物的丰富知识,让读者仿佛走进了热带雨林深处。
“我爱西双版纳,我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有着一种难以表述的深情。我曾仔细观察过一株跳舞草,看到它随着我的歌不停地摆动,侧生的小叶舞姿婀娜。我也曾久久端详着一只兰花螳螂,为它的美丽而惊叹,为大自然的创造力而震撼。”湘女透露,自己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云南,一直辗转生活在滇南红河两岸。“多年来,我几乎走遍云南全境,亿万年大自然的净化和陶冶,使这山水、人群,少了庸俗和浮躁,充满坦诚、淳厚,洋溢着人类文明初始时那敞开心扉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高山深峡的雄浑、山地民族的坚韧、天然灵韵的纯净,铸成了我热爱自然、崇尚生命、隐忍坚强的秉性,让我在生命的游历中受益无穷,很多感情是植根于血液里的了。”
她在讲故事时,也把动植物的各种知识特别是象群的生活习性等描写得格外详细,让小说具有了一种科普价值。“把纷繁深奥的自然科学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给小读者,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我更想通过这些知识的传递,让他们能够领会爱,来自自然界的爱,来自心灵深处的爱。”
儿童文学表现宏大主题要从“小”切入
“在这次象群北上南归的事件中,所有关注象群离家的人,所有介入象群出走的机构和志愿者,都从这件事里,找到了一种对大自然的崇尚与敬畏。”这一点,与湘女一直以来的创作主题息息相关。“儿童的天性就是自然,而儿童文学的特点也是自然。因此,儿童文学作家惟有趋于自然,疏于世俗,以童心观察世界,以天真亲近自然,才能寻找到最佳创作主题和创作形态。”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云南,太阳鸟作家群横空出世,被称为中国儿童文学“一条崛起的新山脉”。在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兴起之前,这群沐浴着高原阳光作家,已经开始关注生态和谐的主题,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他们为人友善,对事物总往好的方面想,会为花开而高兴,会为孩子的笑靥而惊喜,会为一首小诗、一个小故事而快乐无比……”与这样一群作家朋友相伴,也使湘女的创作总是能保持单纯和天真的气息。“很多时候我会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一种美好的文学氛围里,想象着那些生动可爱的童趣,享受着文字词句构筑的快乐,我想,这恐怕就是童心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湘女在作品中寄托的理想,但同时,她也不回避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种种纠葛、对峙乃至生死,不回避落后观念和现代文明的碰撞。所以,在《勐宝小象》中,既有守林人拉勐大爹这样的正面形象,也有烧烤店店主岩蚌这样的反派人物,“他们之间的种种矛盾,实际就是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他们的行为能够提升孩子们的辨识能力,帮助他们从小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勐宝小象》讲述的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更是关乎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如何以儿童文学表现宏大主题,对作家来说是一个考验。在湘女看来,越是宏大的主题,就越需要作者去寻找宏大下的“小”:“我的写作一般切入点都很小,这是我的儿童文学写作平衡点。我相信,孩子们能够接受我的‘小’,但也能够从‘小’中感受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