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全国巡演一票难求,舞剧红火“出圈”正当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颢哲

2022-04-21 21:10 语音播报

文娱

今年的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段倾倒众生,引发线下《只此青绿》全国巡演一票难求;舞剧《五星出东方》“锦绣”等经典舞段登陆B站和多家卫视元宵节晚会,线下演出也是同样的场场爆满……在传播渠道如此丰富的当下,曾经小众的舞剧正在“破圈而出”——与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欣赏舞剧对应的是,近年中国舞剧创作题材广泛、佳作频出。

流量密码

综艺节目助力舞剧“出圈”

近年来,一批国内的优秀青年舞者、一些热门舞剧作品,通过舞蹈综艺节目和互联网的传播,在剧场外赢得了关注。舞剧中的华彩舞段经改编后也成为综艺节目中的“新宠”,视频网站和短视频平台上的舞段则成为“流量池”,引发爱好者争相模仿。新的传播环境,客观上成了舞剧“出圈”的流量密码。

电视节目和互联网平台对舞剧作品以及舞蹈演员短时间内的曝光效应,用《五星出东方》总编导王舸的话说就是“简单粗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的主演,上海歌舞团首席、国家一级演员朱洁静曾参加过综艺节目《舞林争霸》。在她看来,对于年轻舞者来说,综艺节目就像是一扇窗,窗口为你打开了,一夜之间被人熟知,这是所谓的“破圈”和“出圈”。但朱洁静也直言:“如果你迷恋窗外的风景,会发现身后黑洞洞的,没有归属感,所以参加完舞蹈节目回到歌舞团会有一种归属感,能够安心创作排练,能够让观众年复一年买账的,依旧是那些踏实进行跳舞创作的人。”

从电视综艺和视频平台接触舞蹈之美,进而走进剧场欣赏舞剧,真正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是许多舞剧粉丝的进阶之路。不过,不管是登上央视春晚的《晨光曲》和《只此青绿》,还是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中受热捧的舞剧《杜甫》舞段《丽人行》,呈现的都只是整场作品的一小部分。正如上海歌舞团的青年舞蹈家王佳俊所言,舞剧是舞蹈的最高呈现方式,观众想真正认识舞蹈,还是应该走进剧场看一场完整的作品,而不是短时间的视觉冲击,“舞蹈可以有很多含义,是观众跟舞台零距离面对面的体验,隔着屏幕是感受不到的。”

出圈内核

“一剧一色彩”审美更具当代感

这两年新创作的舞剧作品的审美“更具当代感”,是观众和专业人士的共识,堪称“一剧一色彩”。舞剧艺术创作观念的更新,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口碑精品。《只此青绿》用舞蹈为观众开启一次沉浸式的“赏画”体验:《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观众跟随展卷人的步伐,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入画”的篇章纲目,进入绘画的世界。《五星出东方》以考古现场发掘出汉代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为引,婀娜妩媚的“灯舞”手可摘星辰,端庄大气的“锦绣”舞段展大汉气魄,火热动感的“集市舞”让观众忍不住一起律动。

事实上,不管是《五星出东方》,还是《只此青绿》,都在创作上以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击中了当下观众的心。《五星出东方》总编导王舸直言:“快节奏、轻快活泼的西域舞蹈呈现,会让观众感觉很兴奋、很享受,舞段的‘出圈’与当下传统文化自信的大环境分不开,满足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对于《只此青绿》的成功,总编导周莉亚看法是,《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它的魅力在于,哺育我们灵魂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广大观众之间,浪漫地双向奔赴。”

而在当下舞剧的拥趸中,年轻人占据了相当大部分。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只此青绿》也被写入了白皮书:“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发展关键

提高舞剧质量是核心问题

如何向更多观众普及推广舞剧以及舞蹈艺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此青绿》总编导韩真认为,当下舞剧观众的素养越来越高了,可能他们本身就是剧场艺术的爱好者,但之所以愿意选择舞剧,是因为这两年舞剧的质量有所提高,“提高舞剧本身的质量是最核心的问题,前几年舞剧在全国剧场市场排片量在第五、第六位,去年提升至第二,这说明我们舞蹈界兢兢业业创作作品,让观众感受到真诚,因而愿意进剧场观赏。”

事实上,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在倒逼创作者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周莉亚强烈感受到的一点是,当舞蹈“破圈”面向更广受众时,作品要面临的挑战就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编排等技术领域的问题,“不同的观众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作品,他们所拥有的丰富知识点和见解,都将对作品提出更高要求。”而对于未来的舞剧创作,王舸也持更有包容性的态度,“我们常说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但操作起来其实非常难,中国元素太重的舞剧,外国观众未必能接受,所以可以尝试一些大家在文化上共通的题材。”

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当下二三线城市观众对舞剧越来越追捧,这已被此次《只此青绿》全国巡演的火爆所证明。不过,尽管大型舞剧越来越受欢迎,但依旧面临严峻的市场化之路。对于舞台艺术来说,投入、演出规模越大,越影响作品的持续性演出。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五星出东方》制作人董宁表示:“我们认为的好作品是品质与市场的双效统一,既能保证作品的艺术性,又能有一定的市场,这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