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21:17
根据今日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将提升地面公交和轨道的换乘效率,提高轨道车站周边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缩短换乘距离。同时,提升公交网络化调度能力,到2025年,地面公交干线准点率达85%,车辆平均满载率达65%。研究优化公交专用道准入政策,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
北京将促进公交与轨道功能融合。在轨道线网密集地区,加强地面公交接驳和微循环,减少长、大线和路由重复线路,与轨道局部重复线路原则上不超过5公里;在轨道交通覆盖不足的市郊地区,适当发展公交长线;针对轨道换乘系数高的斜向出行,增加直达公交线路。
促进公交与轨道线网融合。结合第三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公交线网规划。发挥地面公交布局灵活的优势,针对服务轨道线路空白、轨道站点接驳不便、轨道换乘系数过高等问题,精准匹配公交出行需求,持续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在满足基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
促进公交与轨道站点融合。结合公交与轨道的功能定位,统筹公交和轨道站点规划,形成疏密有致、互为补充的站点布局,确保中心城区集中建设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半径全覆盖,提高服务人口和就业岗位的比例。提升地面公交和轨道的换乘效率,提高轨道车站周边换乘距离小于5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缩短换乘距离。
促进公交与轨道运营融合。确保接驳轨道站点的公交微循环线路与轨道首末服务时间相衔接,方便乘客换乘出行;结合高峰、平峰轨道和地面公交客流需求,灵活调整公交线路和运力投放;夜间轨道停运后,充分发挥地面公交在城市出行中的保障作用,确保中心城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时间全覆盖。
提升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修编公交专用道地方标准,编制完成公交专用道总体规划,推进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研究优化公交专用道准入政策,加强精细化管理,充分提升道路资源利用率。加大公交专用道执法力度。
提升公交网络化调度能力。推动三级调度向两级调度指挥体系转变,实施区域灵活调度,提高供需匹配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打破车辆、停车场、线路、管理之间的界限,完成网络化运营总体设计,实现客流、车辆耦合并高效韧性运行。到2025年,地面公交干线准点率达85%,车辆平均满载率达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