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小秘密 | 有“小满”为何没“大满”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实习记者 何龙

2022-05-21 07:12

热点

5月21日,迎来小满节气,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频繁,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反映雨水丰盈。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相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南方地区的农谚中小满是指气候三大要素(光照、降水、气温)中的降水,小满节气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谚语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第二,与农业小麦相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而在二十四节气里,小和大就像孪生兄弟,几乎总是互相对应,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可唯独小满,形单影只,那么“大满”去哪了?

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段,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但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而且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也就没有“大满”节气啦。

小满不“满”,不仅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也蕴含了人生处世哲学。世界上几乎没有“完美”,“满招损,谦受益”,知足常乐。人生无须“太满”,“小满”最好。

小满节气正是北京的春末夏初,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温回升速度快,一般情况北京气候学标准入夏的时间都是在小满节气的后期,也就是五月底和六月初。俗话说,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的劳作,意味着人们离丰收又近了一步。或许,这个节气的名字,也正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盼。

二十四节气

编辑:实习编辑 何龙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