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作家武和平新作《铸剑》问世,他用38万字为人民警察画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2022-06-14 10:36 语音播报

文娱

武和平曾是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他更是一名老公安、老作家,近日其第6部长篇小说《铸剑》出版,71岁的武和平也终于实现了为人民警察画像的文学梦想。

希望读者走进警察内心深处

武和平新作《铸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以38万字的篇幅描写了一对父子警察的两代传奇热血经历。年轻警察在父辈的点拨下,从与形形色色罪犯的较量中淬火磨砺,由青涩渐入成熟,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职业警官。

该作以案件推动情节发展,从街坊邻里的小偷小摸到乡间治乱,从抢劫杀人案件到反间特斗争,从坠机事件到惊天盗案,在主人公的成长叙事线上连缀了关键节点的各种人物,以点饰线,以线带面,写出了一个时代的警察群像,也写出了中国社会变革大潮中人民警察所面临的巨大牺牲和挑战,以及他们所具有的忠诚信念、担当精神和英雄气概。

值得一提的是,与同类公安题材的小说相比,《铸剑》警察主人公所侦办的刑事案件奇特新颖、扣人心弦,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铸剑》描写的侦破对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犯罪人,而多是警察自己的同窗好友、手足兄弟和学生徒弟;不再是就案件写案件,而是通过案件写人性,以引起社会疗治的警醒;不只描写警察的机智神勇,更写出警察职业中的坎坷与挫折、失误与教训,从而全面立体展现警察历练的心路历程,浓墨重彩地凸显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主题。

谈到创作《铸剑》的初衷,武和平说:“我一直想为警察画张像,讲一讲在警营内司空见惯、在社会上鲜为人知的故事。聊一聊一个警察的出身和他的家庭变迁,谈一谈一个戴上大檐帽的文学青年是怎么由孱弱变得坚强,说一说一块铁矿石是如何投炉熔锻,经过高压高温、淬火成形、撞击敲打,磨砺成一把锋利之剑的。”他说,希望让读者走入警察的内心深处,近距离地了解这个神秘职业群体的真实生活样态。

几十年来,一手拿枪一手拿笔

“我这叫沙僧虽无能,取经意志坚。”武和平20岁就当上了警察,属于警察世家,在整个职业生涯,他一直笔耕不辍,退休后又到了公安文联,他为警察群体画像有着充分底气。

早在1977年,武和平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而这缘于一起错综复杂的凶杀案件。由于神奇的步伐追踪专家马玉林的出现,从脚印中寻踪觅迹,很快从茫茫人海中抓获了3名罪犯。惊叹之余,武和平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处女作《血案疑踪》,小说问世后,即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

“我和各个层面且性格迥异的警察都有接触,了解警察们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特别是在关键时刻的英雄气概。”武和平说,他的素材库装满了无数惊心动魄的瞬间,他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在陕西省政法委任职时积累的素材。西安越狱悍匪魏振海从监狱里逃出,时刻枪不离手,当警察包围了他藏匿的地方时,警察们紧急研究谁先上。年轻警察说:“我年轻,牵挂少,我先上。”老警察一把拉住年轻人说:“我先上,你小子还没结婚呐。”最后是队长打头阵,他破门而入时,被魏振海用枪顶住了脑门,生死之间,对方的枪意外卡了壳,身后的警察们瞬时早如猛虎一般扑过去,制服了罪犯。

“警察是一支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的职业群体。精彩动人的故事不胜枚举。火热的警营生活使我积累了大量的创作原材料。”武和平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几十年来,他的笔记本是两用的,一部分用来记工作,另一部分用来记素材。过上一段时间,他再将素材抄录在小卡片上,并分类保管,写作时便零存整取,顺手拈来。“犹如老牛反刍,退下来转身归学,我就有时间来消化这些宝贝了!”的确,武和平退休10年,已有4部有份量的作品问世。

文学创作助力侦破“9.18”大案

迄今为止,武和平已创作了6部文学作品和4部专著,他深情表白道:“写作已成为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它不仅带给你诗意的滋养,还能使灵魂得到净化;它不仅能使人抗拒诱惑,还能使人的内心变得强大,从而保持理智的清醒,追求高尚的生活。”

除了《铸剑》,几十年来,武和平还曾创作《血案疑踪》《掩盖》《污点》《预备警官》等文学作品,“我不会打扑克牌下象棋,我的娱乐和兴趣就是创作,兴趣能点燃激情,能够驱走疲劳。”他说,写作知识的积累,反倒扩大了侦查视野,提升了公安业务技能,文学写作和公安工作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

1992年,武和平任开封市公安局长期间,曾参与指挥破获时值6亿人民币的“9·18”特大馆藏文物被盗案,该案被国际刑警组织列为当年十大要案之一,并开具了红色通缉令,进行全球侦缉。在30年前网络信息不发达、刑侦技术有限的条件下,武和平等人率领的专案队伍依靠上级得力指挥、各地公安机关鼎力支持,广泛深入发动群众,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抽丝剥茧、锐意攻坚,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科学确定侦查方向,足迹涉及二十余省七十多个县区,出动警力达20000人次,并将缜密的侦查艺术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相结合,经过4个月境内外的艰苦鏖战,终将国宝全部追回,案犯无一漏网,专案队伍被荣记集体一等功,武和平也由此奉调公安部。

时至今日,武和平说:“在侦破这起大案中,侦查推理的严密逻辑,现场分析的奇思妙想,指挥中的排兵布阵,包括对罪犯的精准画像,不少方面都得益于文学创作。”

呼吁更多“开采师”开掘公安题材

武和平现为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他一再说,警察们用自己的忠诚信念、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提供了一流的故事,一流故事还要有一流的表达,但现实是,公安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缺乏更多的扛鼎之作。

“我们拥有高品位的富矿。”在武和平看来,警察就像黑白世间的一堵墙,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这堵墙,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黑洞洞的枪口和雪亮的匕首,捍卫着身后社会的安宁,护卫着老人妇女和儿童。“人民警察队伍英杰辈出,群星灿烂,有一大批神探、神踪、神眼、神画、神医、神手、神算,他们的业绩可圈可点,可赞可叹。”武和平呼吁有更多的专业作家能成为开采师、冶炼师,深入到一线进行公安题材文学创作。他说,报告文学作家蒋巍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曾写出长篇报告文学《国之盾》,引起热烈反响。已故的著名作家李迪,交了大批公安朋友,写出一批脍炙人口的公安题材作品,为了熟悉生活,他甚至连除夕夜都是在看守所和重刑犯一起度过。

在接受记者专访的最后,武和平热忱欢迎专业作家们深入警营,和公安作家共同开采、冶炼公安文学精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广大读者。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